诊断散光时容易误诊

    发布时间:2016-04-22   来源:中华康网   

  专家介绍:针对散光的诊断,一定要确保准确,因为散光是一种容易被误诊的眼部疾病,因此,在确诊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专业医院,一般来说,诊断散光,主要是依靠两个方面,首先是症状表现,其次是检查数据。

  如果涉及到治疗,那么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诊断散光,还要诊断其具体的类型,类型的不同,矫正的方式也不同,下面就诊断散光的方式进行介绍:

  诊断散光时容易误诊

  由于散光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多种疾病混淆,导致误诊甚至误治,所以临床上需与下列疾病鉴别:近视,远视,青光眼;副鼻窦炎;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引起头痛的神经科疾病。

  散光的两个主要症状是视力降低和视疲劳。近视散光也不例外。在散光的度数不高时,如果工作不需要精确的视力,常无任何症状,而当患者在做近距离细工作时,眼睛易感疲劳,还会有暂时性视力模糊。

  另外一种情况见于老年性白内障的初期,由于晶状体皮质发生水隙、羽毛状混浊,造成晶状体的屈光能力发生不一致性改变,这是造成中老年人散光的主要因素。散光的主要表现是视物模糊及视疲劳,可合并有近视或远视,甚至伴有弱视、斜视。

  低度散光者:一般裸眼视力受影响不大,但易出现眼部不适,尤其是在固定的距离作细致的工作时更明显,如长时间写字、阅读、开电视时,就会感到眼睑沉重、双眼干涩、眼球发酸、胀痛,继而可出现视物模糊,严重者出现头痛、头胀、头晕等现象。

  如果工作不需要精确的视力,常不会出现上述症状。散光眼为看清目标,常常需要使用眼内睫状肌的调节作用,来不断地变换焦点,过度地运用调节,睫状肌不能持久地完成这一任务,就会出现眼部疲劳的一些症状。

  高度散光者:常出现裸眼视力不良,视物模糊。为得到一较大的视网膜像,看清目标,患者常常有转头动作或斜颈,甚至将看的东西拿到离眼很近的距离,貌似近视。另外眯眼注视也是散光患者的一个体征,以达到针孔或裂隙的作用。

  高度散光的患者不仅仅会有视物模糊的情况,同时,也很有可能导致弱视,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引发斜视。因此,针对高度散光患者的建议是,及时采取一些比较好的锻炼眼部的方式,这样能有助于预防弱视的产生。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散光的危害是什么 
散光是我们最常见到的疾病之一了,很多的近视眼患者都会伴有这样的情况,危害是很大的,大家应该注意其中的治疗方法,避免导致更多的危害,很多的患者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