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发热案

    发布时间:2015-05-06   来源:中华康网   

   张某某,男,60岁,住东城,北京人,退休干部,身高168厘米,体重67公斤,性格急。主诉发热十余日,热度不太高,在摄氏37.7度至摄氏38.6度之间。伴有有半头痛,咳嗽入夜加重,回忆发热之前有中午躺沙发吹电扇的情况,当时有些头痛发紧。化验血常规基本正常,白细胞不高,大便下不来,平素大便正常,胸中发热感。C-反应蛋白高。在军区总医院超声心动显示心包积液,不能确定与发热的关系。安贞医院检查认为积液量不大,认为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建议到免疫科检查确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隗合坤

  初诊(2013-08-10)左脉稍动些,右脉动些紧些,舌色重,苔厚腻。病人心急问能否治愈,多长时间,我根据经验和感觉告知不超过两周,病人欣然接受。中医诊断外感热病,辩证暑季外感,湿热弥漫三焦。立法:散邪驱湿通利三焦。

  处方:薄荷6柴胡10杏仁12苏叶6荆芥10生薏米30白蔻10厚朴10青蒿15知母6枳实10通草2生大黄3(后下)滑石30竹叶3黛蛤散30防风30金银花30全瓜蒌20黄芩10前胡6焦槟榔10连翘12丹参10藿香6茵陈10苍术10清半夏9。5剂,带回家自己煎药,头煎10分钟,二煎15分钟,混合,3-4小时喝一次。忌油腻忌饱食。清淡饮食。我告诉病人,3-4剂时可以退热。

  二诊(2013-08-15)病人非常兴奋,“报喜”“三剂半退烧、吃饭香了、头不痛了、大便通了”,但出汗有些多,还有点儿咳嗽,睡眠还差一些但发热前睡眠也不太好。诊其脉右脉不大稍动不踏实,脉以动为主稍大一些,观其舌,舌苔厚略黄润滑。分析为湿热未尽,热虽退,病未去,不能掉以轻心。前方大法不变做些调整。

  处方:薄荷6柴胡10杏仁12苏叶6荆芥10生薏米30白蔻10厚朴10青蒿15知母6枳实10通草2生大黄3(后下)滑石20竹叶3黛蛤散30防风30金银花30全瓜蒌10黄芩10前胡6焦槟榔10连翘12丹参10藿香6茵陈10苍术10清半夏9陈皮10竹茹10。

  5剂,自煎,每日三次温服,注意事项不变。

  三诊(2013-08-22)病人告知没再发热,自觉回到健康状态了。心律有点快,当病人说平时也有时快,不是病。诊脉已经安静,舌苔舌色都接近正常。考虑湿热之邪已去,病人平素身体有好,嘱咐停药观察一周使脾胃休息观察健康走向积累防病治病保健经验。

  四诊(2013-08-29)感觉睡眠不踏实,2小时醒一次,血压120/94mmHg。诊脉左侧正常大小不虚,右脉稍大,舌苔重些,舌质暗红一些,润。告知协和医院检查结果:CA12561.6,IgG18,IgA4.5,其余都正常。看来舌脉所见湿热之邪基本驱除,但干扰心肝神气并未恢复,且虑仍有残匪未尽。只能再吃几付药助以外力。立法安其心肝剿其余邪。

  处方:煅龙骨30煅牡蛎30黄芩10菊花10羚羊粉3支(冲服)陈皮10竹茹10法半夏9枳实10桂枝6柴胡10茯苓20紫草6麦冬10金银花10钩藤10益母草10琥珀粉2(蜜调服)连翘6炙桑皮6 青蒿10知母6杏仁6。7剂,水煎服日三次。

  一周后电话告知血压正常,一切正常。嘱咐半个月内仍要调养防止食复劳复。

  按语:该发热案也有一定代表性。提示了我们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可能是捷径)。我在临床见到此类病人很多,假如不这样治疗,而是只用西医头脑对待,必然是先诊断后治疗。但诊断的等待时间很长,错过了治疗时间,并且往往得不到明确诊断,怎么办?还是延误治疗时机。我觉得西医诊断当然必要、很重要、甚至说不可或缺,但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医学的未知性、大夫的水平、患者的经济局限和看病方法的不正确等因素的影响,理想的方法应该是中西医结合。西医能够比较快确诊并有特异性治疗方法能治愈的以西医治疗为主,诊断模糊似是而非难以快速诊断的应该检查的同时找中医治疗。其实中医治疗热病是很有经验的,过去的老中医大多是治热病起死回生出名的,并不是“中医慢”,比起没有办法治疗的西医你说谁快。当然肯定会在严密监控下实施中医治疗,不会有生命危险也不会影响疾病诊断。往往有经验的中医通过察色按脉是有感觉的,也就是说能够感觉该病西医诊断的范围、能否治愈、大盖多长时间,所以病人完全不必顾虑,我们在临床发现大多发热病西医诊断结果出来之前就治好了,何乐不为?当然前提是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水平要有保证。为什么过去中医水平高,我看主要原因是没西医,中医就有积累经验的的过程。如果大家发烧都不敢找中医,最后中医治疗该病也就萎缩了,都不会治了,将是医学和健康的遗憾。我有信心也乐观,因为我看到了现在的大学教育的不断改革调整都有利于培养中医临床高级人才。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心包积液有生命危险吗 
有生命危险的,需要积极治疗,心包积液分析对心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心包积液分析结果应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指标如血清学肿瘤标记物,自身抗体标...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