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回事

参与医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刘正新 主任医师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慢性胃炎分成两大类,一大类叫慢性萎缩性胃炎,另一大类叫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比非萎缩性胃炎重,慢性萎缩性胃炎往往患者会出现上腹胀、消化不良、恶心、食欲不振、不爱吃饭,甚至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等表现。黏膜层有较多皱褶,有一定厚度,黏膜里面有很多壁细胞、G细胞、主细胞等,这些细胞能帮助分泌消化吸收所必需的胃酸、蛋白酶。一旦胃黏膜发生萎缩之后,可能会出现胃酸分泌减少、胃泌素分泌减少。如果整个胃体都萎缩了,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胃酸可能会降低。如果是胃窦萎缩,可能会出现胃泌素降低,但胃酸不一定低。如果要是胃体萎缩,往往胃蛋白酶原肯定要低,胃泌素有可能会升高。因为临床上往往会化验胃蛋白酶原Ⅰ、Ⅱ,以及胃蛋白酶原Ⅰ、Ⅱ的比和胃泌素来判断有没有可能出现萎缩。 真正确定萎缩一定要做胃镜检查,胃镜下明显会看到黏膜层变薄,萎缩性胃炎是黏膜萎缩,镜下能看见黏膜变薄、变白,黏膜下血管网透见,在胃镜下能看到。如果要是做病理检查,把萎缩部位取下来一小块黏膜组织,在显微镜下去观察,可以看到黏膜层变薄,而且胃的固有腺体减少。可以根据固有腺体减少的多少把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轻、中、重。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往往固有腺体减少不到1/3,中度在1/3-2/3之间,重度已经超过2/3,甚至可以看到整个黏膜表面腺体消失,可能会被化生的肠上皮所取代。所以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或胃镜表现、病理表现,具体要确诊并且判断程度,需要做胃镜、病理检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