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心衰中医辨证分型

参与医生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 陈功孝 副主任医师
心衰按照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材上分为四型,分别是气虚血瘀、气阴两虚、阳虚水泛、痰饮阻肺,具体如下: 1、气虚血瘀:是心衰的基本证候,可见于心衰各个期,主要是由于外邪入侵、饮食偏嗜、情志所伤、先天不足、年老体衰等因素影响到心脏,导致心气虚弱。中医讲心主血脉,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时就会引起血行不畅,出现沉郁、乏力、心悸、缺氧等表现; 2、气阴两虚:气虚导致气化功能障碍,造成阴液生成减少; 3、阳虚水泛:中医讲肾主水,其主导调节体内水液分布和排泄,肾阳亏虚,气不化津,水液分布失衡,溢于肌肤就会出现浮肿症状; 4、痰饮阻肺:中医讲百病皆因痰作祟,心肺气虚,水湿不化,壅阻于肺,肺失清肃,会导致痰饮阻肺,出现咳喘、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状。 心衰整个病位是在心脏,病变累及的脏腑可以到肝、脾、肾等各个脏器。在中医来讲,其是本虚标实的症状,本虚主要是气虚、阴虚和阳虚,标实是瘀水互结、痰饮水停。所以就是标本俱病、虚实夹杂,导致阴阳衰竭,甚至死亡的情况。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