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1. 前庭神经疾病:迷路炎、中耳炎等可导致眩晕。
2. 神经系统疾病:后循环缺血、小脑肿瘤、脑干病变、癫痫等均可引起眩晕。
3.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低血压、心律不齐等可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出现眩晕。
4. 其他系统疾病:眼外肌麻痹、屈光不正、糖尿病等也可能引起眩晕。
5. 病毒感染:如前庭神经炎,可致前庭神经发生水肿、变性。
6. 迷路炎:由化脓性中耳炎,特别是中耳胆脂瘤侵犯内耳,导致迷路的浆液性或化脓性炎症。
7. 结缔组织病或免疫性疾病:科干综合征、Paget病、多发性硬化等,表现为反复发作眩晕、耳聋、耳鸣,颞骨或小脑也可出现病变。
8. 血管性病变:内听动脉、椎-基底动脉及脑动脉硬化等疾病,也可能引起眩晕。
9. 运动系统病变:颈椎骨质增生、骨关节强直与外伤、椎间盘损伤、颈肌病等,为反应性或血管性眩晕。
10. 晕动病:与个体易感性有关,是由于前庭-小脑相互作用减弱所致。
11. 中毒性反应:耳毒性药物中毒,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奎宁、水杨酸耳中毒等也可能引起眩晕。
12. 循环系统疾病及血液病:如心脏病、动脉硬化、血栓形成、低血压、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能引起眩晕。
13. 内分泌功能失调:如月经不调、妊娠、绝经期以及甲状腺机能低下、糖尿病、低血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也可能导致眩晕。
14. 颅脑疾病:如大脑肿瘤、脑外伤、脑室系统病变、癲痫、脑炎、脑膜炎、蛛网膜炎以及脑寄生虫病等也可能引起眩晕。
15.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含有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引发眩晕症状。
16. 位置性眩晕:在某一特定体位或头位发生的眩晕,多由囊斑病变所致。
17. 眼性眩晕:多见于屈光不正、眼肌病、眼压异常等眼部疾病或视觉功能障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眩晕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找出病因,对因治疗。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