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前列腺炎颈椎病高血压心内科糖尿病痛风冠心病宫颈疾病关节炎肝病癌症呼吸内科感冒神经内科分泌内科泌尿内科消化内科整形

对颈椎病X线诊断的再认识及临床分析

www.cnkang.com  2007-1-15 16:02:00  中华康网

唐振良,郑立中,柳丽娟 2006-5-29 10:48:37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6 年 4 月 第 3 卷 第 4 期  
 
    颈椎病是多发病、常见病,近来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椎关节急慢性损伤等引起的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刺激和压迫颈部的血管、神经、脊髓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虽然CT、MRI技术对颈椎病变的诊断日益明确,但常规的X线检查仍是经济、直观、方便有效且易行的检查手段,在基层医院仍为诊断颈椎病的首选方法。本文对我院近年经X线诊断为颈椎病的120例患者的X线平片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认识X线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并对其临床与X线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近年经X线诊断为颈椎病的120例患者的X线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0例,女40例,年龄31~80岁,平均56岁。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摄X线正位、侧位、双斜位片,其中14例摄过伸过屈位片,24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


    2  X线征象分析


    2.1  椎体及附件骨质增生  颈椎退行性变最常见的征象,表现为椎体前后缘上或下角刺样或唇状骨质增生,严重者相邻椎体间形成骨桥。钩椎关节增生表现为钩突变尖变长或大而圆钝,严重者向外突至椎间孔。本组110例有此征象,占91.7%。


    2.2  椎间隙变窄或伴纤维环及髓核钙化  标志着椎间盘退变,表现为椎间隙不同程度地变窄或不均匀,在椎间隙前缘或椎间盘区域见到点状、小三角形状或多个沙粒样钙化影,多发生在C4~7间盘。本组46例有此征象,占38.3%。


    2.3  生理曲度异常  表现为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后突。本组104例有此征象,占86.7%。


    2.4  椎间孔变小、变形  是诊断颈椎病的重要征象,表现为椎间孔变小,上下径短缩,可呈哑铃状。本组42例有此征象,占35.0%。


    2.5  前纵韧带或项韧带钙化  本组91例有此征象,占75.8%。


    2.6  颈椎不稳或前后滑脱  表现为椎体自然弧度消失,病变椎体曲度呈阶梯状错落感,可形成各关节特别是椎小关节紊乱,引起病理解剖结构的改变。在过伸过屈位片上反映更明显。本组24例有此征象,占20.0%。


    3  临床表现与分型

    3.1  神经根型  此型最多见,约占50%~60%[1]。临床表现为颈、肩、臂部疼痛,以手指麻木为主,有时疼痛剧烈,呈放射性。特点是自颈部开始,逐渐按肩、臂、肘、手顺序发展。症状可因受凉及劳累诱发。本组56例。


    3.2  颈型颈椎病  表现以颈部酸胀、疼痛不适为主,常在晨起后、劳累或受凉时加重,经常落枕,临床症状局限于颈部。经热敷、按摩后可好转。本组21例。


    3.3  椎动脉型  表现为头晕眼花、昏睡或伴有视力下降、耳鸣耳聋、记忆力减退等。头晕常在转颈时加重,甚至晕厥。做颈椎后仰旋转检查能诱发眩晕、恶心呕吐等。本组7例。


    3.4  脊髓型  此型约占10%~15%[2],主要表现为不稳、手指动作笨拙,行走时有脚踏棉花感,下肢发紧或呈束带样,甚至出现大小便困难。本组8例。


    3.5  交感神经型  表现症状多种多样,轻重不一,如头晕、头痛或偏头痛、流泪、视物不清、多汗或少汗、心悸、双胁部痛、胸痛、血压升高或有耳鸣、咽部异物感。本组3例。


    3.6  混合型  以上几型的症状可混合出现,或以某一种类型的表现为主。本组13例。


    3.7  食管型  主要表现为吞咽动作减弱,吞咽困难,以吞咽坚硬食物时明显。本组1例。


    3.8  其他  无明显临床症状11例。


    4  讨论


    4.1  各型颈椎病X线特征及其产生机制分析  颈椎病分为6型[3],(1)颈脊髓型:X线特征是椎管变窄(椎管前后径<1.5cm,C1~2<1.7cm[4]),以椎体后缘骨刺形成最为重要,椎体后缘的骨刺生长,或椎间盘后凸,则可压迫脊髓。另有椎体滑脱、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变直或后弓等均可使椎管的容积变小导致本型颈椎病。(2)神经根型:X线特征是椎间孔的骨性变形、狭小,多见于侧方的骨质增生致椎间孔狭窄,使神经根受压或继发炎症,产生局部充血、水肿等所致。可表现为上关节突卷舌状,钩椎关节及椎体后缘骨质增生,CT检查可直接显示神经根受压。(3)椎动脉型:X线特征是颈椎曲度的变直、后弓、侧弯、棘突侧摆或旋转、椎体滑脱等,椎动脉本身的硬化导致血管狭窄、管壁僵硬、血管弹性减退和血黏度增加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5]。颈椎多普勒检查可直接显示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4)交感神经型:X线特征多表现为钩椎关节处骨质增生,正位可见颈椎左右间隙不对称,斜位显示相应椎间孔钩突错位等,颈部的交感神经节位于椎旁近横突处,椎体的任何退变均可压迫交感神经节导致本病。(5)颈型:X线特点是颈椎侧位片上可见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变小,颈椎过伸过屈位片可见椎体有轻度向前或向后滑脱征,主要表现为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多与外伤、慢性疲劳、不良姿势或负重过度等有关。(6)其他型:以颈食管型较常见,X线片可见椎体前缘有大量骨刺存在或形成骨桥,系食管直接受压迫或推移所致。由于咽喉部神经丰富敏感性强,咽喉部组织的轻微改变也可引起咽部异常感觉,产生吞咽困难[6]。斜位服钡检查可确定病变椎体的位置及程度。还有混合型等,X线表现以颈椎退行性变为主,可为以上几型的混合表现,或以某一种类型的表现为主。可由年龄、职业、损伤、先天发育等多种因素导致。


    4.2  颈椎病的X线诊断的价值、限度及体会  X线平片是基层医院诊断颈椎病的常规方法,特别是骨质增生、间隙变窄、钩突增生、椎间孔变小变形、生理弓度改变与韧带钙化以及颈椎滑脱等具有肯定的诊断意义。简捷直观,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价值。虽然CT和MRI逐渐广泛应用于颈椎病检查,但其价值昂贵,且X线平片在提供患者的临床类型、症状特征等方面更具有针对性。


    目前临床上对颈椎病的诊断比较草率。有些医生认为只要有典型X线表现或其他影像学表现,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均可诊断颈椎病;有的则认为只要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无论X线平片有无阳性体征,都可诊断为颈椎病。大多数学者认为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必须密切结合,才能确立颈椎病的诊断。本组120例病例中,仅1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结果表明了临床症状与X线表现呈平行和统一的关系,充分表明了X线检查对本病的重要意义。通过120例X线片的分析,表明X线可为该病提供较准确的诊断依据,在目前众多的检查方法中,X线具有简便、直观、廉价、迅速等优点,仔细观察,结合临床,对绝大多数颈椎病都能做出较正确的判断。对于一部分病例X线表现较明显而临床表现轻微或无明显临床症状,应考虑是否为颈椎病的早期;对于一部分病例有典型临床症状而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应考虑为隐性颈椎病或系颈椎以外的其他相关疾病所致,宜增加CT及MRI等进一步检查。CT可更准确地判断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病变的类型和程度,MRI可进一步判断脊髓的受压情况等。


    【参考文献】


    1  裘法祖.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860.


    2  许怀瑾.门诊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6.


    3  孙宇,陈琪.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


    4  周章武.颈椎病.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4.


    5  徐德永,栾红梅,李联忠,等.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理初探.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1):2.


    6  李洪恩,刘小平.食道性颈椎病的X线诊断.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0,6(增刊):31.


    作者单位: 1 046000 山西长治,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影像科


    2 047500 山西潞城,潞城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 两性
  • 男人
  • 女性
  • 母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