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前列腺炎颈椎病高血压心内科糖尿病痛风冠心病宫颈疾病关节炎肝病癌症呼吸内科感冒神经内科分泌内科泌尿内科消化内科整形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www.cnkang.com  2007-1-15 16:04:00  中华康网

郝竹行 2006-5-29 10:24:20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6 年 4 月 第 3 卷 第 4 期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具有CT特征性的肾脏良性肿瘤。随着CT机的不断改进,检出率越来越高。我院1992~1997年经CT检查共发现28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就其CT诊断特征及鉴别诊断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男7例,女21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6岁,平均48岁。主要症状有肾区包块、腰痛、腰胀、腰酸和血尿。28例均做过超声检查,表现肾区强回声或混合回声区。


    1.2  方法  采用平扫和增强扫描。层厚10mm,间隔10mm。对<3cm的肿块于病变区增加2~5mm薄层扫描。


    2  结果


    本组28例CT均表现为肾区圆形或卵圆形混合密度块影,最小2.0cm×2.0cm×2.5cm,最大11cm×13cm×12cm,边界清楚,内含软组织与脂肪密度成分,多以低密度脂肪成分为主,CT值为-140~-40HU左右,无强化表现。而软组织部分及其中条状分隔均有不同程度强化。


    本组28例中,26例为单侧发病,2例为双侧发病。表现为两侧肾区分叶状混合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可推移腹腔内脏器官其内可见房样低密度。部分行颅脑CT扫描发现两侧侧脑室旁有多发性斑点、斑块状钙化结节。


    3  讨论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肾血管脂肪瘤、肾错构瘤,是一种肾脏良性肿瘤。肿瘤在组织学上主要由3种成分构成:平滑肌、脂肪组织和异常血管。3种成分的比例因人而异,多数以脂肪成分为主。临床主要分为两类:(1)多数肾区单发肿块不合并结节硬化,以中年女性多见,约占80%。(2)少数为两侧性合并结节硬化。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颇具特征性。因该肿瘤由脂肪成分为主,因此,CT表现为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肿块,低密度区内常见条状分隔。低密度区CT值在-120~-41HU左右,无强化表现,符合脂肪组织CT特征。而软组织密度区及条状分隔都有不同程度强化。通过病理对照证实:CT所见肿块内之低密度区为脂肪组,而其中掺杂的软组织密度及条状分隔影为平滑肌和血管组织。由于CT密度分辨率高,故大多数可被CT所分辨而据此做出定性诊断。


    鉴别诊断:(1)如肿瘤较小或合并出血,都可使CT值增高,使定性诊断困难,对此类病例可在2~5mm薄层扫描,提高对肿瘤内脂肪成分的分辨率。如能检出肿瘤内含有脂肪成分,结合超声检查,就可确定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的诊断。(2)与肾癌鉴别:肾癌表现为边界不清之低密度实质性肿块,CT值略低于肾实质。据文献报道及笔者实践经验,肾癌检查均未发现肿瘤内有脂肪成分,结合肾癌往往向肾外侵蚀生长及早期远处转移的特点及临床表现等,一般不难做出鉴别。


    作者单位: 265200 山东莱阳,莱阳市中医医院

  • 两性
  • 男人
  • 女性
  • 母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