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十四医院

武汉市第十四医院始建于1958年的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1999年增挂牌为武汉市第十四医院;2014年挂牌“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2016年由武汉协和医院全面托管,同年整体搬迁至新址;2018年医院被湖北省卫计委核定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0年10月22日为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法定代表人为师少军,有效期自2018年11月8日至2033年11月7日。

医院占地166.32亩,建设面积16.26万平方米,现开放床位12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医院连续九届十九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20年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医院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经过64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宏伟、功能齐全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区域性三级综合医院。医院开设33个病区,43个临床和医技科室。现有14个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11个湖北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武汉市临床建设重点专科,22个武汉市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其中,超声影像科、老年病科先后获评武汉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本院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零”的突破、“质”的飞跃。医院先后通过“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及“中国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在全区建立了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质控江夏分中心、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等,实现了检验、检查结果“一单通”。医院现有职工1549人,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166人,本科学历957人;副高级(副教授)以上职称210人,中级职称472人。拥有医用直线加速器、医用血管造影数字减影系统、口腔全景CT、美国通用GE64排128层CT、西门子核磁共振3.0T、美国通用GE核磁共振1.5T等国内外先进设备。

医院围绕“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以协和托管为支撑,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重点,以党建文化为引领,建设成为武汉南部综合实力一流、品牌专科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战略目标,遵循“同一个协和,同一个目标”发展思路,率先在全省开设“舒缓医疗科”,组建脑卒中中心、胸痛中心、介入治疗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区域医学检验中心、肿瘤放疗中心、健康管理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医学美容中心、产后康复中心、国际肿瘤会诊中心、急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医院为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湖北省眼科医疗联合体、湖北省骨科专科医联体、湖北省骨科联盟及老年病分级诊疗中心等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共计23项发表学术论文315篇,以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SCI论文33篇;1人当选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药物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委员,200多人在国家、省、市专业学术委员会担任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和委员。

医院围绕“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以协和托管为支撑,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重点,以党建文化为引领,建设成为武汉南部综合实力一流、品牌专科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战略目标,遵循“同一个协和,同一个目标”发展思路,率先在全省开设“舒缓医疗科”,组建脑卒中中心、胸痛中心、介入治疗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区域医学检验中心、肿瘤放疗中心、健康管理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医学美容中心、产后康复中心、国际肿瘤会诊中心、急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医院为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湖北省眼科医疗联合体、湖北省骨科专科医联体、湖北省骨科联盟及老年病分级诊疗中心等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医院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共计23项,发表学术论文315篇,其中以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SCI论文33篇。1人担任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药物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委员,200多人在国家、省、市专业学术委员会担任理事、常务委员和委员。

医院目前可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置入、脑动脉瘤手术、全脑血管造影、颈椎间盘突出射频热凝+消融、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PKP)、断指再植、膝关节镜、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等业务。膀胱癌根治术、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术、心脏起搏器植入、胸腰椎骨折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等多项技术实现了江夏区零的突破。


    • 起点:
    • 终点:
      武汉市第十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