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多动症怎么医有效果

7岁

       2009-11-23 19:47      浏览8451次
    病情描述: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做作业认真的时间极其短,相当好动,学习困难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你好,多动症是小儿常见的症状,包括像你儿子的上述症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做作业认真的时间极其短,相当好动,学习困难. 指导意见 对于多动症中医药治疗很有特色,效果也不错,建议您可以试一下.中医辨证多动症属于肝风有热,予以祛风清热,很有效果.一般中医院儿科就诊就可以. 生活护理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解除您的忧虑.

    滕一农

    主任医师 已帮助 698388
    2009-11-23 17:04
向TA提问

有用(14)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问题.本症有两大主要症状,即注意障碍和活动过度,可伴有行为冲动和学习困难.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学龄期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部分病例可延续到成年. 指导意见 目前治疗多动症的方法有多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和迪普音音乐疗法. 药物治疗 多数多动症儿童在服药物后多动行为或认知功能都有改善,但药量难掌控及药物副作用可导致因营养不良影响骨骼生长和成长发育,以及停药可能引起行为反弹现象(出现未用药前更加严重的行为症状)等问题,要求在用药过程中,药物剂量的控制和药物疗效的评价一定要做得专业精确可靠. 物理治疗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通过微电流刺激大脑,能够直接调节大脑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多动症和抽动症症状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如内啡肽,已酰胆碱,这些激素参与调节人体多项生理和心理活动,能够全面改善多动和抽动症患儿情绪不稳,易激惹,活动过度等表现. 心理治疗 主要针对ADHD儿童的情绪,亲子关系,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展开,这些方面对于ADHD儿童适应社会,发展自我是非常有益的,但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本身的症状效果不明显,可作为ADHD的一个常规的辅助治疗出现. 行为治疗 对改善儿童行为有明显作用.主要体现在自我管理,时间管理,学校及家庭行为控制等方面.行为治疗是ADHD的必要治疗措施.如果单纯的药物治疗很可能随着停药效果就消失了,但如果同步配合行为学治疗就会在停药后保持某些有效的行为特点. 神经生理训练 对改善多动症儿童的神经反应能力有效.ADHD归根到底是一种神经病学疾病,因此有着明确的神经反应缺陷.神经生理训练可以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切实改善这种神经反应缺陷.具体效果的可反应在儿童对目标刺激反应的正确率越来越高,疏漏越来越少,反应在正确的前提下越来越快.因此,神经生理训练对改善ADHD儿童学业反应的高错误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还有脑生物反馈训练,中医药,针灸等治疗方式.

    叶新春

    主任医师 已帮助 697234
    2009-11-23 18:25
向TA提问

有用(15)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特征 (1)活动过多,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2)异乎寻常的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无抵御环境干扰的意志力量. (3)情绪不稳,多冲动行为,做事不考虑后果,任性而行. (4)行为不良,好打架斗殴,爱发脾气,横行霸道,不服管教. (5)学习困难,成绩低劣.智力发育虽基本正常,但学不进去,有厌学情绪. 儿童多动症患儿在婴幼儿期就有异常表现,如易兴奋,喂养较困难,不易养成大小便定时的习惯.以后活动增多,动作不协调,尤其是精细动作差,注意力不持久,行为无目的,情绪易冲动并缺乏控制能力.入学后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话多,小动作多,常常违反课堂纪律,学习成绩一般.多数患儿到青春期其症状明显减轻,少数患儿在成年后还留有性格上的缺陷.过去由于对此病缺乏认识,常把这类有严重行为障碍的儿童视为调皮捣蛋,桀骜不驯,一味批评惩罚,不但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家长与子女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对抗.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迄今无定论.一般认为环境因素如产前,产时和产后的轻微脑损伤为最主要的原因;也有人认为与遗传,脑外伤,神经代谢异常,中毒等因素有关;还有人认为与教育方式不当,精神紧张及不良的家庭社会环境影响有一定关系 指导意见 您好;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病之一,以男孩多见,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宁,还可伴随有情绪不稳,易激惹,易冲动等症状. 十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对儿童多动症的早期症状并不认识或重视,往往等到患儿症状十分明显时才投医问药,此时,孩子的多动症虽可能治好,但已耽误了学习文化知识的宝贵时间,故早期治疗尤其重要. 药物治疗.据研究,儿童多动症患儿的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内,可能缺乏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某一种,故临床上常用促进这类神经递质释放的中枢神经兴奋剂治疗.这类药物以利它林为代表,近期疗效十分显著,但注意下午4时以后禁服,星期日,节假日应停药.本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食欲减退,淡漠,抑郁,家长不可自行滥用,即使专科医生应用时也必须密切观察. 行为教育.从小培养孩子一心不二用的习惯,如吃饭时不看图书,不看电视,做作业时不玩玩具等.应根据患儿年龄及病情实施注意力集中训练.对注意力严重不集中者,开始可让其每日12次定时听故事,或让其自己读书每次5分钟,并逐渐延长时间.学龄期以后能每次集中注意力听故事或阅读45分钟以上者,为达到了正常儿童的标准. 对精力过剩的患儿,可让其多参加打球,跑步等户外活动,不应要求这类儿童变为一个十分文静温顺的孩子. 家长,教师及同学不要歧视打骂多动症患儿,更不能侮辱其人格,损伤其自尊心.发现其品质中的闪光点,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但对患儿的打架伤人等攻击性行为,破坏公物等破坏性行为以及说谎逃学等不端行为,应像对待正常儿童一样坚决制止,不可袒护. 由于儿童多动症是由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联合作用所致的综合症,因此治疗应采用相对应的综合治疗手段,且一定要经过儿童精神病专科医生的确诊后对症治疗.

    闫志凌

    副主任医师 已帮助 697365
    2009-11-23 20:52
向TA提问

有用(6)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小儿多动症是很常见的疾病,也是不好治的疾病,而且得早治在好,越晚治效果越不好,部分严重的还会影响学习,还可能遗留一生,请多注意 指导意见 针灸是比较好的,在配上中药效果很好 ,就是疗效慢,多动症是一个不好治的疾病,所以一旦开始治疗,得坚持,个人觉得中医一医附属医院的儿科不错.那里有专门治疗多动症的专家.

    李德鹏

    主任医师 已帮助 697973
    2009-11-23 20:57
向TA提问

有用(7)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多动症是指儿童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等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是颇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由于病因尚不清楚,所以临床表现多样. 多动症一般在6岁前起病,患病者男孩多于女孩,诊断主要依据老师及父母提供的病史,临床表现形式和心理测验结果.我们可以把人的大脑的额叶皮质比喻为大脑的首席执行官,负责筛选,调节各种输入的感觉信息.正常情况下,这个“总分类机”吸收信息后,将它们进行综合,然后发送到合适的中心.这一切在一瞬间就可完成.而多动症患儿的这个首席执行官不够活跃,因此,他的大脑就缺乏正常恒定的排序,分类,抑制,聚焦的能力.因为成堆的感觉信息没有被分类,这个人就好像被一股奔涌的洪水所控制. 两大标准区分宝宝是淘气还是生病 怎么才能找出多动症与这些偶然的症状之间的不同呢?这要根据强度与时间.许多儿童,尤其是男孩都表现出冲动的行为,如冒险,寻找刺激等,但多动症患儿所表现出的冲动行为强度要比正常儿童大得多,以至于他们没有时间来反省或改变自己的行为.另外便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许多父母和老师不知道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有多长,误认为课时规定为“45分钟”,孩子就应该能集中注意力至少“45分钟”,然而,科学的研究证实,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很短,而且极易受影响. 一般情况下有效注意时间5—7岁,15分钟;7—10岁,20分钟;10—12岁,25分钟;大于12岁可达30分钟以上.但年龄,发育状况,躯体因素,教育方式和刺激物新奇性均可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五大原因造成儿童多动症 1.精神发育受损或成熟延迟.此类儿童行为较幼稚,动作笨拙,协调性差.孩子的母亲在孕期或围产期时并发症较多. 2.遗传,素质因素.许多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小时候也多动;不少母亲反映患儿在胎儿期就好动,出生后好哭,入睡困难,进食不好,难以照顾. 3.生物化学及代谢因素.经大量研究证实,多动症儿童中枢单胺类受体(一种神经介质,起传递大脑信息的作用,是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更新较慢;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缺乏或某些食物添加剂或色素所致的代谢紊乱与儿童多动行为有关. 4.金属元素中毒.铅中毒是比较流行的理论,但并非同一种情况的孩子都多动,所以这一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5.社会,家庭,心理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九种表现可判断儿童多动症 1.需要安静的场合,他却难以安静,常动个不停. 2.容易兴奋和冲动. 3.注意力难以集中,极易转移. 4.做事常有始无终. 5.话多,好插话或喧闹,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 6.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或纪律. 7.情绪不稳,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情绪反应. 8.学习成绩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碍引起的. 9.动作较笨拙,精细运动技能差. 多动症的诊断是个综合判断的过程.孩子的心理活动与成人明显不同,偶尔出现以上某种现象是很普通的.因此,如果发现孩子多动,一定要请儿童精神科医生进一步诊断. 指导意见 治疗儿童多动症除了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家庭治疗更为关键.据他分析,作为家庭系统中的一员,孩子出了问题,反映出家庭问题,如亲子关系不正常,家庭教育不科学等.同时,家里有多动症患儿,也常常会导致大人之间关系紧张.因此,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其他家庭成员也应接受咨询.多动症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缺陷,对待多动症患儿,首先应具有正确的养育态度,然后才能有效地付之行动. 1.合理组织安排孩子的生活,帮助他制定家里以及学校关于行为,家务,作业的计划. 2.开始时标准要定得低一点儿,然后逐渐提高. 3.给予孩子及时,经常,有力的反馈.奖惩方法要因人而异,要做到确实有效,要以鼓励为主. 4.安排适度的体育活动,对于孩子过剩的精力以合理疏泄,并加强协调性训练. 5.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既不歧视孩子,也不以有病为借口过分迁就孩子. 6.合理安排教育时间和内容. 7.不要喋喋不休,对孩子提出各项要求时语句要简短清晰. 生活护理 预后 如果不进行治疗,多动症儿童的预后大多不好,在学习方面,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有些难以完成义务教育.在个性方面,常以说谎,吹牛,怪动作,违拗,对抗等来平衡自己的心态.成人以后,他们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能,对学习工作不认真,任性,冲动,人际关系不好,加上有些坏习惯,很难适应社会,也不受社会欢迎,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人格被扭曲,容易走上歧途. 多动症儿童长大后,近一半儿童的多动现象会消失,但半数以上多动症儿童的一些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任性可持续长久.青年时可表现为学业荒废,社会适应不良,情感幼稚,互相斗殴;成年时出现焦虑,自尊性差,人格障碍,人际关系紧张,缺乏成就,社会经济状况不良.故必须进行治疗,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李东野

    主任医师 已帮助 697686
    2009-11-23 21:07
向TA提问

有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