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咋回事?

    发布时间:2015-09-20   来源:中华康网   

   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壁上覆盖着胃黏膜,胃黏膜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又包含胃酸、胃蛋白酶原和黏液等成分。其中,胃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变身“为胃蛋白酶,从而起到消化食物的作用;而黏液能中和胃酸,减弱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成虹

当胃腺的体积萎缩或者数量减少时,就会导致胃液分泌不足。一方面,胃蛋白酶原减少了,就会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另一方面,黏液分泌减少了,就无法有效阻挡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攻击,胃黏膜受损后会出现炎症坏死,同时伴随烧心、灼痛等症状,久而久之胃黏膜就会慢慢萎缩。

另外,胃黏膜受损后也容易发生肠化现象,也就是说胃黏膜中正常的上皮细胞发生了病变,变成了与小肠(或者结肠)黏膜中的上皮细胞相似的一类新的细胞。小肠黏膜的上皮细胞没有分泌黏液的功能,如果胃黏膜的上皮细胞变成了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相似的细胞,那么这类细胞就不能分泌黏液了,也就不能保护胃黏膜了,这种情况就是发生了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如果变成了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相似的细胞,这类细胞虽然还能分泌黏液,但是黏液的功能会大打折扣,胃黏膜就容易受损发炎,这种情况就是发生了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环,导致胃黏膜损伤越来越严重。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往往和胃癌的发生有关。

胃黏膜覆盖在胃的内壁,像保护膜一样,能够防止胃酸、胃蛋白酶等成分腐蚀胃壁。但是这层保护膜很薄、很脆弱,一旦受损萎缩就很难复原;并且胃黏膜一旦发生了肠化现象,就很难再逆转了。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并可能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上腹胀、痛、烧心、消化不良等。

另外,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胃体部分萎缩、发炎,也属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如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没有及时治疗,时间长了就有发展成胃癌的可能。因此如果经常出现上腹不适、胀、痛、烧心、消化不良等症状,最好尽快去医院挂消化科门诊,通过胃镜检查来诊断是什么问题,尤其当出现食欲不振、贫血、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当注意首先除外胃癌等恶性肿瘤可能。由于萎缩性胃炎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人,如果有胃癌家族史或者年龄在45-50岁以上,也可以考虑做一下常规的内镜检查。

 本文系()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简述胃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对于胃炎这种疾病,相信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吧,毕竟这是一种经常在我们生活中“抛头露面”、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疾病。那么,小编想问一下,大家对胃炎了解多少呢?如果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