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一、发作的临床表现
偏头痛发作可分为前驱期、先兆期、头痛期(有伴随症状)和恢复期,但并非所有患者或所有发作均具有上述四期。同一患者可有不同类型的偏头痛发作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疼痛医学中心王永
(一)前驱期 头痛发作前,患者可有激惹、疲乏、活动少、食欲改变、反复哈欠及颈部发硬等不适症状,应仔细询问。
(二)先兆期 先兆指头痛之前出现的可逆的局灶性脑功能异常症状,可为视觉性、感觉性或语言性。视觉先兆最常见,典型的表现为闪辉性暗点,如注视点附近出现“之”字形闪光,并逐渐向周边扩展,随后出现“锯齿形”暗点。有些患者可能仅有暗点,而无闪光。其次是感觉先兆,表现为以面部和上肢为主的针刺感、麻木感或蚁行感。先兆也可表现为言语障碍,但不常发生。先兆通常持续5~30分钟,不超过60分钟。
(三)头痛期 约60%的头痛发作以单侧为主,可左右交替发生,约40%为双侧头痛。头痛多位于颞部,也可位于前额、枕部或枕下部。偏头痛的头痛有一定特征,多为中度至重度,性质多样但以搏动性最具特点。头痛常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行走、登楼、咳嗽或打喷嚏等简单活动均可加重头痛,故患者多喜卧床休息。偏头痛发作时,常伴有食欲下降,约2M3的患者伴有恶心,重者呕吐。
头痛发作时可伴有感知觉增强,表现为对光线、声音和气味敏感,喜欢黑暗、安静的环境。其它较为少见的表现有头晕、直立性低血压、易怒、言语表达困难、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由正常的非致痛性刺激所产生的疼痛(allodynia)。
(四)恢复期 头痛在持续4~72小时的发作后可自行缓解,但患者还可有疲乏、筋疲力尽、易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头皮触痛、欣快、抑郁或其它不适。
二、发作的诱发因素
偏头痛发作的常见诱发因素(见表1)
表1. 偏头痛常见的诱发因素
内分泌因素 月经来潮、排卵、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
饮食因素 酒精、富含亚硝酸盐的肉类、味精、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巧克力、成熟的干酪、饮食不规律
心理因素 紧张、应激释放(周末或假期)、焦虑、烦恼、抑郁
自然/环境因素 强光、闪烁等视觉刺激、 气味、天气变化、高海拔
睡眠相关因素 睡眠不足、睡眠过多
药物作用 硝酸甘油、西洛他唑、利血平、肼苯达嗪、雷尼替丁等
其他因素 头部创伤、强体力活动、疲劳等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