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 偏头痛预防性药物治疗

    发布时间:2015-11-25   来源:中华康网   

  三、预防性药物治疗

  (一)预防性治疗的目的  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目的是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减少功能损害、增加急性发作期治疗的疗效。

  (二)预防性治疗有效性指标  预防性治疗的有效性指标包括偏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头痛的功能损害程度及急性期对治疗的反应。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疼痛医学中心王永

  (三)预防性药物治疗的指证  总的来说,何时开始预防性治疗并没有明确的指征,最重要的因素是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的程度,而非刻板地根据发作频率或严重程度来决定。通常,存在以下情况时应与患者讨论使用预防性治疗:(1)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或学业严重受损(须根据患者本人的判断);(2)每月发作频率在2次以上;(3)急性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无法耐受;(4)存在频繁、长时间或令患者极度不适的先兆,或为偏头痛性梗死、偏瘫性偏头痛、基底型偏头痛亚型;(5)连续3月每月使用急性期治疗6-8次以上;(6)偏头痛发作持续72小时以上;(7)患者的意愿(尽可能少的发作)。

  (四) 预防性治疗药物及评价  目前应用于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抗癫痫剂、抗抑郁剂、NSAID及其他种类的药物。

  1.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效果明确,有多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支持。其中证据最为充足的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155~162]和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155,156,163~165]。另外,比索洛尔[166,167]、噻吗洛尔[158,168]和阿替洛尔[169]可能有效,但证据强度不高。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症包括反应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及心率减慢的某些心脏疾病。不适于运动员,可发生运动耐量减低。有情感障碍患者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发生心境低落、甚至自杀倾向。

  2.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非特异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氟桂利嗪对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证据充足[162,163,170,171],剂量为每日5mg~10mg,女性的所需的有效剂量低于男性[172]。环扁桃酯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设计较好的研究结果为阴性,因此不推荐[173~177]。多项尼莫地平预防偏头痛的研究,结果均未能显示其疗效优于安慰剂,不值得推荐。

  3.抗癫痫药物:丙戊酸(至少每日600mg)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证实其对偏头痛预防有效[178~181]。需定时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和淀粉酶,对于女性患者更需注意体重增加及卵巢功能异常(如多囊卵巢综合症)。托吡酯(每日25~100mg)是另一有试验证据支持的抗癫痫药物[182~185]。托吡酯对慢性偏头痛有效,并可能对MOH有效[185,187]。

  拉莫三嗪不能降低偏头痛发作的频率[188,189],但可能降低先兆发生的频率。加巴喷丁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中显示了有效性[190]。开放性、非对照试验结果提示左乙拉西坦可能有助于降低头痛频率[191]。奥卡西平试验证明无效[192]。

  4.抗抑郁药:唯一在所有研究中均被证实有效的药物是阿米替林,4项较早的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均为阳性[193~196],使用剂量为每日10mg~150mg。但这些试验的样本量均较小,且副作用明显。阿米替林对于偏头痛预防治疗作用有限,但特别适用于合并有紧张型头痛或抑郁状态(常存在慢性疼痛)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镇静作用。每日1次用法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大剂量使用时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

  两项小样本对照试验显示选择性血清素重摄取抑制剂(SSRI)非莫西汀有效[197,198]。3项氟西汀的试验显示有效[199~202],1项则显示无效[203]。氯米帕明及舍曲林的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无效。其他抗抑郁剂仅有开放性或非对照性试验[204]。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的双盲对照试验结果证实疗效相当[205],另有2项开放性研究结果阳性[206~209]。

  5.NSAIDs:ASA对偏头痛预防治疗的研究结果不一。两项大型队列研究发现每日200~300mg的ASA可降低偏头痛发作的频率[210~211]。ASA与有确定疗效药物的对比试验显示其效果相当或较差,而在与安慰剂的对照试验中却从未被证实有效[212]。3项对照研究证明萘普生每日1000mg优于对照[213~215]。另外,2项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托芬那酸有效[216,217]。其他曾做过试验的药物包括酮洛芬、甲芬那酸、吲哚布芬、氟比洛芬和罗非考昔,但试验均有样本量过小且设计不足之嫌。

  6.其他药物:抗高血压药物赖诺普利[202]及坎地沙坦[218]各有一项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对偏头痛预防治疗有效,但仍需进一步证实。

  大剂量核黄素(每日400mg)[219]及辅酶Q10[220]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有效。口服镁盐的结果矛盾,1项结果阴性[221],另1项结果为阳性[222]。款冬根(Butterbur root)的提取物(Petasites hybridus)经2项对照试验显示有效[223~226],剂量为每日75mg。野甘菊提取物(Tanacetum parthenium)有数项对照试验,结果不一,但最近完成的设计良好的试验显示其无效[227],系统分析结果亦为阴性[228]。但由于存在阳性对照研究结果,故只能可作为三线药物。

  早期的可乐定、苯噻啶及二甲麦角新碱的试验提示能预防偏头痛发作。但近期设计较好的试验未能证明可乐定有效[204]。二甲麦角新碱有效[229],但因严重的不良作用,仅推荐作为短期使用(治疗期最长6个月),经4~6周的洗脱期后可重新使用。苯噻啶的头晕及增加体重的不良作用明显妨碍了其临床应用[230]。麦角类也被用于偏头痛预防治疗,双氢麦角碱的证据较弱,几项试验结果相左。双氢麦角隐亭在1项小样本对照试验中显示有效[231,232],且耐受性好,但效果仍需进一步证实。基于以上证据不推荐此三类药物用于预防偏头痛治疗。

  早期一些试验提示肉毒毒素A注射可能对偏头痛有预防性作用,但对所有7项对照研究的系统分析却未能显示其较安慰剂具有显著疗效[233~239]。然而,针对慢性偏头痛的预防性研究结果却提示其对慢性偏头痛有效。近期1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显示肉毒毒素A较安慰剂疗效显著[240]。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也取得了阳性结果[241]。比较肉毒毒素A注射与托吡酯[242]、丙戊酸[243]预防慢性偏头痛的随机双盲研究均认为其效果相当,且肉毒毒素的耐受性更好。

  经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证明无效的其他治疗包括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244]、乙酰唑胺(50mg/d)[245]及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拉奈匹坦[246]。

  (五) 预防性治疗药物推荐(见表17)

   

  表17 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药物推荐



  药物

  每日剂量(mg)

  推荐等级

  副作用

  禁忌症

  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

  50~200

  A

  常见:心动过缓、低血压、嗜睡、无力、运动耐量降低;

  少见(<1%发生率):失眠、噩梦、阳痿、抑郁、低血糖

  哮喘、心衰、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慎用于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者

  普萘洛尔

  40~240

  A

  比索洛尔

  5~10

  B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氟桂利嗪

  5~10

  A

  常见:嗜睡、体重增加;少见:抑郁、锥体外系症状

  抑郁、锥体外系症状

  抗癫痫药物

   

  丙戊酸

  500~1800

  A

  恶心、体重增加、嗜睡、震颤、脱发、肝功能异常

  肝病

  托吡酯

  25~100

  A

  共济失调、嗜睡、认知和语言障碍、感觉异常、体重减轻

  对有效成分或磺酰胺过敏

  加巴喷丁

  1200~2400

  B

  恶心、呕吐、抽搐、嗜睡、共济失调、眩晕

  加巴喷丁过敏

  抗抑郁剂

   

  阿米替林

  50~100

  B

  口干、嗜睡,体重增加

  青光眼、前列腺瘤

  NSAIDs

   

  萘普生

  250~500bid

  B

   

   

  阿司匹林

  300

  B

   

   

  其他药物

   

  坎地沙坦

  16

  B

   

   

  赖诺普利

  20

  B

   

   

  镁盐

  24mmol

  B

   

   

  核黄素

  400

  B

   

   

  辅酶Q10

  300

  B

   

   

  二甲麦角新碱

  4~12

  2~6(法)

  每6月停用1月

  B

  常见:恶心、眩晕、失眠;少见:腹膜后纤维变性

  高血压,冠脉供血不足、动脉病、胃溃疡、肝或肾功能衰竭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偏头痛的症状表现 
大家都知道偏头疼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内科顽疾,由于患者刚开始没有成分重视该病,从而造成偏头疼越来越严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痛苦,而且发作也越来越频繁。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