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介入科、急诊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年仅18岁的重度肺栓塞患者,将其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目前患者生命体征良好,正在康复中。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治疗科靳勇
本周六中午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在家与家人共度周末的介入科白旭明主治医生召到急诊科,一名刚从基层医院转过来的年轻肺栓塞患者生命垂危,急需进行介入手术治疗。
患者小杜三天前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治疗不见好转,而且症状逐渐加重,甚至出现了休克,急查了一个CT发现是临床上病死率非常高的“肺栓塞”,马上转到了苏大附二院,患者入院时嘴唇青紫、呼吸困难非常严重,血压也低于正常,急诊科和介入科专家会诊明确 “双侧肺动脉栓塞”,有生命危险。情况非常危急,介入科靳勇副主任医师和白旭明主治医生在最快的时间内为他实施了肺动脉插管DSA(X线成像系统)造影,检查后发现:该患者右肺动脉主干完全栓塞,左肺动脉两大分支栓塞,肺栓塞面积达到70%,栓塞来源于患者左下肢脱落的静脉血栓。介入科专家立即给患者进行了肺动脉导管碎栓,将堵塞肺动脉的大块血栓打碎、通开,患者的呼吸困难和胸痛马上得到了缓解,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同时置入了下腔静脉血栓过滤网以阻止下肢动脉血栓再次脱落进入肺内,并针对深静脉血栓进行进一步的溶栓、抗凝治疗。
据介入科副主任靳勇博士介绍:肺动脉栓塞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重症,是由于像血栓等塞子一样的栓子堵塞了人体赖以血氧交换的肺动脉,造成患者体内严重缺氧,常会导致患者突然死亡。据资料报道美国每年发病率约60万,三分之一死亡,占死因第三位。肺栓塞多见于外科手术以后长期卧床者、心脏病患者、肿瘤患者和妊娠分娩的妇女,有80%以上并发有下肢静脉的血栓形成,目前对肺动脉栓塞的治疗主要采用介入方法在肺动脉内对已经形成的血栓进行溶栓和碎栓,然后放置保护伞一样的下腔静脉血栓过滤网防止再有新的血栓脱落,对已经形成的下肢血栓还要进行溶栓治疗。据悉约20%~30%的肺栓塞患者未及时或未能获诊断和治疗而死亡,若能及时诊断和给予抗凝治疗,病死率可望降至8%。
专家提醒:天气变冷常常会进入血栓性疾病的高发期,对于近期有腿肿腿痛的人又突然发生了胸痛、呼吸困难,一定要正规大医院就诊以排除“肺栓塞”这种可怕的疾病。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