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分类

    发布时间:2016-02-11   来源:中华康网   

  胃癌细胞的超微结构形态多种多样 ,虽然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胃癌在超微结构上有其特点,但对各个癌细胞来说 其形态并不完全一致,往往可以有几种类型的癌细胞同存。因此,胃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分类主要依据细胞本身的超微形态特点浆单个癌细胞加以分类。一般将胃癌细胞分为以下几型。

  (1)未分化型癌细胞:

  癌细胞呈圆形或椭 圆形,常呈单个游离状态,也有排列成片或小团。核 入核仁均增大,核内染色质凝集块较少。胞浆量少,不含分泌颗粒,细胞器较少,但有丰富的多聚核糖体。癌细胞表面微绒毛短而少,细胞之间的连接装置极少,发育也差。

  (2)肠吸收细胞型癌细胞:

  癌细胞呈高柱、低柱状或不规则立方形。核位于细胞的基底部,形态不规则,核膜内陷较多,核仁明显增大,染色质凝集块数量不多。胞浆内有较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但无分泌颗粒。线粒体常有肿胀、变空、嵴少的变化。细胞表面有密集的微绒毛,但比肠化细胞的微绒毛为短,微绒毛中的细丝可插入细胞内较深的部位。此型癌细胞排列多呈腺腔状,也有的呈实体状,或单个弥散分布。细胞之间的连接装置比较发达。

  (3)肠粘液细胞型癌细胞:

  癌细胞内含有多少不等类似肠杯状细胞内的粘液颗粒,电子密度低,PAM染色阳性。在粘液颗粒较少的细胞内粗面内质网较发达,并有扩张。在粘液颗粒较多的细胞内细胞器较少,核被挤向一侧,呈新月状(即印戒细胞)。此型癌细胞多呈单个弥散分布,也有少数呈腺样排列,细胞间可见少量桥粒。

  (4)胃粘液细胞型癌细胞:

  癌细胞内含有类似胃粘液细胞的分泌颗粒,电子密度大,呈细颗粒状。分泌颗粒内有时可具有偏位的核样小体。胞浆风尚可见数量不等的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细胞表面有少量短的微绒毛,其中一般无微丝。此型癌细胞常数个成团,或单个弥散,极少呈 腺管样排列,细胞间可见少量连接装置。

  (5)嗜银细胞型癌细胞:

  癌细胞内见有多数直径0.3~0.5μm电子密度大的圆形或椭圆形颗粒,外面有膜包绕。胞浆内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细胞核一般不大、圆形或椭圆形,此型癌细胞常排列成片,或数个成团,或单个弥散,细胞之间可见少量桥粒连接。

  (6)盐酸细胞型癌细胞:

  此型癌细胞的特异性结构为细胞浆内存在数量不等的细胞内小管,管壁上具伸向管腔的绒毛。

  (7)鳞状细胞型癌细胞:

  此型癌细胞的特异性结构为细胞浆内含有多少不等的 张力原纤维,细胞之间见较多的桥粒 连接。

  胃癌的超微病理学研究,虽已有相当进展,但目前还处于 理论上和超微形态的研究阶段,还不能更广泛地与日常病理诊断工作结合起来。把胃癌超微病理学特点作为胃癌分型和诊断的依据,为探索胃癌细胞的起因、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转归提供可靠的资料,为临床工作者在实践中采取防癌措施、选择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判断患者预后等提供客观证据,是胃癌超微病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胃癌的病因 
胃癌是一种可怕的癌症,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发展到晚期时,有些患者更是选择了放弃治疗,因为根本无法治好了。很多人到现在还不清楚胃癌的病因是什么,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