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两个误区

    发布时间:2015-02-12   来源:中华康网   

  苏州《城市商报》2010.6.28报道

  快进“三伏”了。三伏天虽热得让人难受,却是冬季易发作或加重疾病治疗与预防的黄金时间。市中医医院“冬病夏治” 穴位敷贴门诊又将开诊了。7月12日至8月27日每周一~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0~5:00,市民可到市中医医院门诊三楼就诊。苏州市中医院呼吸科孙钢

  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孙钢指出, 对于“冬病夏治”应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只要慢性病都可以“冬病夏治”,二是治疗慢性病的穴位敷贴疗法不分季节都可以进行。这是对“冬病夏治” 穴位敷贴疗法的原理不了解造成的。

  孙钢介绍说,冬天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犯,而一旦寒邪积久不散就会伤及阳气,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冬病”的反复发作。夏季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气血充沛,经络通畅,如果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程度地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同时为相对虚少的脏腑“阳气”温阳点火再加把力,从而调整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并为秋冬储备阳气,预防或减轻旧病的发作。

  穴位敷贴疗法是冬病夏治的主要方法之一。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此时天上阳气与地下火邪相互交济,人体的阳气也随之生发,气血循环旺盛、毛孔张开,为药物吸收恢复人体阳气之最佳时机。此时在人体的相关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使药物沿俞穴→经络→脏腑途径渗透,可激活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抵力,用以预防和治疗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的反复发作。

  因此,“冬病夏治” 穴位敷贴疗法适合于在盛夏这一最佳时机进行,才能取得理想疗效,而且,该疗法也是有适应症的,即适合于秋冬季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寒性疾病”)和具有乏力畏寒怕冷为特征的“虚寒”体质的患者,而对于有“热病”或“热性”为特点者如发热、感染、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有燥热表现的糖尿病、有阳亢表现的高血压病、或有阴虚内热、或“寒包火”特点的患者、以及孕妇、年老体弱、皮肤易过敏者、皮肤溃疡等不适合该疗法。所以敷贴前应由医生作简要问诊检查和筛选,并就其他冬病夏治方法进行咨询和治疗。

  孙钢主任提醒,中药穴位敷贴之后,一般人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痒感和红润,这是正常反应,每次贴敷时间1~4小时,个体反应差异较大,应根据各人适应情况而定,当局部有热痛或灼热感时,应及时揭去贴药。对于起泡者,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起泡发生率约1%-5%左右,既往认为反应越强烈,疗效更好,但目前不主张过分起泡,以免局部感染。极少数起泡较大者,请及时到医院来处理。此外,敷贴期间应避免直接吹风扇或置身于过冷空调环境中;饮食宜清淡,忌生冷、辛辣、肥腻、油炸、海鲜、虾等发物,以免影响疗效。一般要求一次敷贴后6-10个小时再洗澡,注意保护局部皮肤。

  穴位敷贴一般连贴三次,每次相隔7-10天,孙钢建议,三次敷贴时间最好选择在一天中相同的时间段(如某一时辰,2小时内)进行,以便于最佳疗效的发挥和观察。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慢性支气管炎的危害有什么 
慢性支气管炎有什么危害?慢支不仅是疾病本身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几年以后,如果没有得到明显的控制,就会出现系列并发症,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并发症占据上风,将威胁人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