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炎的分类与治疗

    发布时间:2016-04-23   来源:中华康网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炎有亚急性甲状腺炎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现分别叙述如下。一、亚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见于20~50岁成人,但也见于青年与老年,女性多见,3~4倍于男性。

  【病因】

  本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时,患者血清中对某些病毒的抗体滴定度增高,包括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一般较急。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首先出现乏力与全身不适,并出现甲状腺部位疼痛,可放射至下颌,耳部,或枕骨部,但有时也可以没有疼痛。同时,还可以出现全身症状,包括畏寒,发热,食欲下降等。不少病人还可出现心悸、神经过敏等甲状腺毒症的表现,但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2周。体格检查可发现甲状腺轻度肿大,常出现结节,质地中等,有明显压痛,位于一侧,经过一定时间可消失,以后又在另一侧出现。本病大多仅持续数周,可自行缓解,但可复发,整个病程可持续数月,一般为2~3个月,少数患者也可迁延至1~2年,但一般均能完全恢复而不影响甲状腺功能。部分病人可出现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较轻,发生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很少见。

  【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患者有甲状腺肿大、结节、疼痛与压痛,伴有全身性症状,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加速,甲状腺摄碘率明显降低一般低于10%,诊断常不难确定。但有时早期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咽部”疼痛,可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等,当出现甲状腺局部症状时,诊断才得以明确。有时甲状腺腺瘤内突然出血,也可出现甲状腺部位疼痛,但常迅速减轻,甲状腺摄碘率不降低,红细胞沉降率不增快。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有时起病较急,可有局部疼痛与压痛,可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相混淆,但前者常呈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红细胞沉降率不明显增快,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微粒体抗体常明显增高。有时甲状腺癌也可出现局部疼痛与压痛,同时由于甲状腺组织被破坏而甲状腺激素进入血循环抑制TSH分泌,甲状腺摄碘率降低,可误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应加以鉴别。必要时可作甲状腺针刺活组织检查或严密随访。

  【治疗】

  轻症病例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即卟以控制症状。阿司匹林0.5~1.0g,日2、3次,口服,疗程一般在2周左右。症状较重者,可给予泼尼松20~40mg/d,分次口服,症状可迅速缓解,体温下降,疼痛消失,甲状腺结节也很快缩小或消失。用药1~2周后可逐渐减量,疗程一般为1~2个月,但停药后可复发,再次治疗仍有效。有甲状腺毒症者可给予普萘洛尔以控制症状。如甲状腺摄碘率已恢复正常,停药后一般不再复发。少数病人可出现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如症状明显,可适当补充甲状腺制剂。有明显感染者,作有关治疗。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又称桥本病(Hashimoto disease)或桥本甲状腺炎。目前认为本病与自身免疫有关,也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本病多见于中年妇女,有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趋势,临床上较为常见。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原因 
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症,患者发病往往十分迅速,若不进行及时治疗就会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那么急性甲状腺炎有什么病症,发病的原因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