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需要了解的常识

    发布时间:2016-02-25   来源:中华康网   

  患有糖尿病的人都知道,糖尿病足一般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平时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这样才能轻松应对疾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该病的相关知识,希望下面的内容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血供不足以及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统称,是糖尿病致残、致死和丧失能力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特别是农村患者明显增多,糖尿病足的并发率也明显升高,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负担,但糖尿病足是可防可治的。

  一 诱发因素

  皮肤烫伤、鸡眼、胼胝、外伤、脚癣、毛囊炎、皮肤水疱、鞋过硬过紧、站立或行走过久以及不恰当的使用缩血管药物。

  二 高危人群

  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胼胝、鸡眼、畸形,糖尿病知识欠缺,老年人,吸烟者,有溃疡史或对侧截肢史。

  三 病因病机

  1 周围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和遗传因素等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小板粘附聚集能力增强,导致微循环障碍,组织器官缺氧。

  2 神经病变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肢端缺血及代谢紊乱导致神经营养不良、神经髓鞘、轴突及雪旺细胞变性,引起神经病变。

  运动神经病变

  由于运动神经损伤、足部伸肌和屈肌间失去平衡,足内骨间肌萎缩,足正常姿势破坏呈畸形,如“弓形足”“爪样趾”,使足部受力不均衡,足趾、跖骨等部位受力过大容易造成损伤、溃疡。

  感觉神经病变

  神经轴突和神经髓鞘变性使足部的保护性感觉减退,严重者消失,极易受到损害且不易被察觉,甚至形成溃疡仍无疼痛,合并细菌感染后极易恶化。

  植物神经病变

  植物神经损伤引起足部少汗甚至无汗,皮肤干燥、皲裂、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引起溃疡、蜂窝组织炎、深部脓肿。此外,植物神经损伤可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皮肤血流量增加尤其是下垂部位,导致肢端缺血和下肢皮肤水肿而发生坏疽。

  3 感染

  高血糖、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下降、组织缺血缺氧极易发生感染,足部的微小创伤即可引起微生物的入侵、蔓延和扩散,特别是厌氧菌的感染,部位深而且极易发生坏疽。

  通过以上内容的了解,我们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有哪些了,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多了解,我们需要做一些预防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减少该病的发生,当患病以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并且加强护理工作。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糖尿病足患者还能活多久 
糖尿病足患者还能活多久?这是很多糖尿病足患者十分关注的话题,那么,到底糖尿病并发症足病能活多久呢?糖尿病足患者还能活多久:糖尿病并发足病的原因:当人体感染病毒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