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有效的诊治方法都有哪些?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糖尿病足的治疗应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积极有效的控制糖尿病,运用抗凝、促纤溶和扩张周围血管等方法,积极改善血液循环,控制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展,防止发生肢体坏疽;合理运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积极治疗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
1、药物治疗:主要是防治动脉硬化、降低血液粘度和凝固性,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和微循环。运用调脂药物改善糖尿病的脂质代谢异常,防治动脉硬化;运用降粘、祛纤、祛聚、溶栓综合治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肢体缺血,达到防治因缺血导致的肢体坏疽。
2、手术治疗:各种动脉重建术,也是改善肢体血液循环的有效方法,但其前提是下肢动脉必须有良好的流入道和流出道,否则动脉转流术将无法实施。
3、血管腔内治疗: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随着Deep球囊的问世,以及导丝、导管材质的改进,膝盖以下的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大多数均可通过血管腔内治疗而解决。以细长的Deep球囊将动脉狭窄、闭塞段予以充分扩张,改善肢体血供,使肢体缺血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可以明显缓解肢体疼痛症状,可以促进肢端溃疡、坏疽创面的愈合。部分学者正在尝试在膝关节以下动脉内放置支架,临床报道短期通畅率良好。
4、干细胞移植治疗:从骨髓或者外周血提取干细胞,将其注射于小腿肌肉内或者注入股动脉内,临床报道可明显改善肢体疼痛症状,但远期效果不佳。
5、静脉动脉化:将肢体动脉和静脉之间“搭桥”,将动脉血引入静脉,也就是将下肢的浅静脉或深静脉变成了给肢体供血的“动脉”。目前临床应用逐渐减少,因其可引起肢体较明显的肿胀。
总之,糖尿病足及肢体血管病变最主要的是预防。首先要确切的控制好血糖,再者要注意保护肢体,避免肢体的挤压、碰伤及烫伤等。一旦发现有足趾或肢体的皮肤破溃及感染,应立即到正规医院诊治,因本病发展迅速,往往几天之内便可导致感染坏死病灶的迅速扩展蔓延,导致截趾或截肢的不良后果。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