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如何防治呢?

    发布时间:2015-05-10   来源:中华康网   

    骨质疏松顾名思义就是骨密度减低,骨质稀疏。也就是说骨头里面硬的东西少了,骨头软了,不那么硬了。这个病在老年人、女性绝经后以及风湿免疫病长期使用激素的病人中非常常见,需要我们大家引起重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孙尔维

    骨头不是身体里面非常硬的东西吗,怎么就会疏松了呢?原来骨头的硬度是由骨头里面的一种叫做“骨矿”的含量所决定的,骨矿主要成份是“磷酸钙”。我们平常所见的砌房子的石灰的成份为“碳酸钙”,磷酸钙比碳酸钙还要坚硬许多,因此才能够长期支持我们的人体。但是,骨头里面的磷酸钙含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其含量。

    首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年龄,人类的骨矿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处于上升阶段,到35岁时达到高峰,然后开始减少,一般每年约减少1%,导致骨骼的密度及强度均下降,到80岁时,人体的骨矿含量比高峰时减少一半。骨矿减少到一定的程度,骨头就软了,不那么硬朗了,也就发生了所谓的骨质疏松症。因此,3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这就是为何70岁以上的人一般都患有骨质疏松症的道理。因此这个病就给广大的老年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烦恼。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内分泌的改变。我们大家知道,女性在身体里有一大类维持女性特征的“女性激素”,比如说月经的“来”与“去”,“怀孕”与“生孩子”等等,都是由这些“女性激素”决定的。这些“女性激素”中最主要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现在发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协调对于维护广大女性的骨头的硬度也是很重要的。而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绝经后,这些女性激素的分泌量减少了,没有那么协调了,就会发生骨质疏松了。因此,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比男性要早,一般女性40岁以上就开始发生骨质疏松,而男性要到50岁以上才开始。所以,女性朋友更应该及早了解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防止出现骨质疏松。

    第三个原因是有一些病人由于风湿免疫病、肾病、过敏性疾病、器官移植等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所引起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激素就是指糖皮质激素,它是身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类激素,对免疫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因此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中最多的就是强的松(又叫泼尼松)。但是这些激素类药物如果长期使用,就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不过,大家在使用这类药物的时候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只要激素的量不是很大,并注意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很多人都是可以防治的,而且即使已经骨质疏松了,在停用激素后应用一些药物还是可以使骨头恢复的。

    骨质疏松是一种“无声杀手”, 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无任何不适,故人们感觉不到骨质的慢慢流失,较重者常常诉有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呈弥漫性的,没有固定的部位,劳累后加重,亦常常被忽视。我们常听到一些老人说,“哎,人老了,哪能没有个这里痛,那里痛的!”,觉得人年纪大了,发生骨头的一些疼痛是正常的。而我们现在知道,这其实就是骨质疏松的表现之一,如果采取积极的预治措施,是可以避免老年性骨痛的。严重的骨质疏松的老人,极易摔倒后发生骨折,而且由于老年人愈合能力较差,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又加重骨丢失,甚至并发感染、心血管或慢性疾病等,而如果脊椎骨发生一些小的骨折,就会发生驼背和身高缩短,因此很多老年人都有驼背和个则变矮了。对于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其危害亦十分大,故早期预防骨质疏松症非常重要。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呢?首先运动非常重要,运动可以刺激骨骼里的细胞,从而增加和保持骨密度。第二、注意钙的补充。由于骨矿是有磷酸钙组成的,而且一般食物的钙含量是不足的,因此有意识地补充钙,使每日的钙总入量达到800mg-1200mg非常重要,除增加饮食钙含量外,中老年人尚需要每日补充含钙的药物(常用的有钙尔奇、碳酸钙、枸橼酸钙等)。第三、补充维生素D。是不是只要多吃一些钙就可以了呢?有时仅仅补钙还是不够的,因为人吃的钙在肠道的吸收需要一种维生素的帮助,这就是维生素D。如果仅仅吃大量的钙,而维生素D不足,吃进去的钙就不会吸收,而随着大便白白排掉了。阳光照射可以在皮肤里产生维生素D,因此户外活动的人是不会缺维生素D的,一般人如果每天能有40分钟左右的阳光照射,维生素D也就够了。但是,不少人常常缺乏阳光照射,这时就需要通过药物补充维生素D了,临床常用的有钙三醇、阿法迪三、阿尔法骨化醇等。第四、补充钙之后还要补充磷。我们刚才讲过,人的骨头是由磷酸钙组成,骨质疏松是是钙和磷都缺乏的,如果光给“钙”,不给“磷”还是形成不了骨头的。因此,钙和磷都补足之后,才会形成“磷酸钙”的骨头。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磷”是二磷酸盐,药名为福善美或者密固达。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含钙的药物和含磷的药物最好不要一起服用,因为那样容易在肠道形成“磷酸钙”的石头而得不偿失了。在吃药时最好两种药物分开,并且间隔几个小时服用。第五、减少钙的丢失。我们同时可以通过减少钙的丢失来保护骨头里面的钙,常用的药物有有密盖息(鲑鱼降钙素)。

    骨质疏松症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防治方法,并依据骨矿物质丢失的量和丢失速度,予以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及二磷酸盐类和降钙素类治疗。因此,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以及长期服用激素的病友来说,定期做骨密度测定,早期发现相关疾病,并及时就医并不断与医生沟通,就可将“骨质疏松”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恢复“往日的硬朗”。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骨质疏松有什么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是目前世界上绝经后妇女、中老年人中发病率、死亡率及保健费用消耗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