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诊断以骨矿密度或骨矿含量减少为基本依据。由于骨质疏松时,骨骼中无机盐的丢失,骨矿含量减少,因此作骨密度测定时,表现为骨密度下降,骨骼中无机盐含量减少。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张光武
骨无机盐含量的单位是克/厘米(g/cm)。临床上常将0.68克/厘米作为标准,低于此标准者表明有骨质疏松症的存在。但是,直接测定骨无机盐含量须做骨活检,患者不易接受,操作也比较困难。所以,进行骨密度检查时,人们用“SD(标准差)”的数值来代表骨质疏松的状态。
我国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值(T),并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M)相比较:
T≥M-1SD ,即低于1个标准差(1SD)属正常;
T=M-(1SD~2SD),即低于1-2个标准差(1SD~2SD)为骨量减少;
T<M-2SD,即小于2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
T<M-2SD,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T<M-3SD,即使无骨折发生,也可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当SD不便使用时,可用骨量丢失百分率(%)进行判定:
T>M-12% 正常;
T=M-13%~24% 骨量减少;
T<M-25% 骨质疏松症;
T<M-25%,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T<M-37%,即使无骨折发生,也可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病理变化有以下特点:
(1)妇女35~40岁以后骨密度开始下降,而男性在50岁以后骨密度才下降。
(2)妇女骨密度下降的速度较男性快。妇女每10年骨密度下降约10%,而男性约3%.
(3)绝经后的妇女骨密度下降幅度十分明显。
(4)骨密度病理的变化比X线片的变化明显。骨密度低于正常值30%时,X线片上才能被观察到。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