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酒精肝的诊断标准

    发布时间:2015-03-09   来源:中华康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际圈越来越广,亲友相聚、商务应酬都避免不了喝酒,稍不留神就患上了酒精肝。如果患者能知道及时掌握酒精肝的诊断标准,对于酒精肝的防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众所周知,酒精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造成的肝脏损伤性疾病。酒精肝的诊断标准有哪些呢?以下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详细解答。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于静

  一、 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

  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80g/d)。

  2.禁酒后血清ALT、AST和GGT明显下降,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即在2倍正常上限值(ULN)以下。肿大的肝脏1周内明显缩小,4周基本恢复正常。

  3.诊断时应注意是否合并HBV或HCV感染,除外代谢异常和药物等引起的肝损伤。

  未能符合上述条件者,应取得组织学酒精肝的诊断证据。下列项目可供诊断参考:AST/ALT>2,血清糖缺陷转铁蛋白(CDT)增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增高、酒精性肝细胞膜抗体阳性,血清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CT)>0.6,以及早期CT测定肝体积增加(>720cm3/m2体表面积)。应注意有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时,即使饮酒折合乙醇量34.2μmol/L)。附加项目:(1)右上腹部胀痛;(2)发热;(3)外周血象白细胞增加;(4)ALT增高>2.0ULN;(5)GGT增高>2.0ULN。

  重型酒精性肝炎可合并肝性脑病和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30%肝细胞发生脂肪变,依脂肪变范围分轻、中和重度。脂肪变肝细胞达30%-50%者为轻度,50%-75%者为中度,>75%者为重度,脂肪变以大泡性为主,偶见脂肪性肉芽肿。少数酗酒者可发生小泡性脂肪变。禁酒后2-4周轻度脂肪变可消失。

  3.酒精性肝炎:肝细胞呈气球样变和透明性变,细胞浆内可见Mallory小体。有时可见巨大线粒体、肝细胞内淤胆、小胆管增生及铁颗粒沉积。炎症坏死灶内有中性白细胞浸润,易见凋亡小体,坏死可融合。可伴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及纤维化。

  据炎症坏死灶范围和分布,可分为轻、中和重度。轻度:坏死灶主要见于3带;中度:炎症坏死灶明显增多,不限于3带,周围常见气球样变或透明变性肝细胞,胞浆内可见Mallo ry小体;重度:在慢性酒精性肝炎病变基础上发生肝细胞弥漫变性、坏死和胆汁淤积,多见于短期内有大量饮酒史。

  4.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细胞周围纤维化和静脉周围纤维化多见,严重者可致终末静脉闭塞。汇管纤维化向周围延伸形成星芒状纤维化,可发展形成间隔,可伴或不伴脂肪变和炎症。

  据纤维化程度可分为轻、中和重度。轻度:肝细胞周围纤维化见于3带或波及2带,少数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保留;中度:纤维间隔增多,广泛肝细胞周围及静脉周围纤维化,致小叶结构紊乱;重度:早期有时可见广泛的终末静脉周围纤维化,沿3带形成含扩张血窦的血管纤维间隔,将小叶分隔成微小结节,随结节的再生改建,逐渐向典型的小结节性肝硬化发展。

  5.酒精性肝硬化:早期结节甚为细小,晚期再生结节增大,界限清楚,绕以致密纤维组织。结节内有时可见肝细胞脂变或铁颗粒沉积。根据肝内有无活动性炎症,又将肝硬化分为活动性和非活动性。

  以上是关于酒精肝的诊断标准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酒精肝的危害非常大,防治酒精肝是关键,戒酒为首要原则。得了酒精肝一定要及早去医院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并发症是导致酒精肝死亡的首因 
据资料显示,酒精性肝病是肝脏疾病中发病率很高的一种,这种疾病在白领、农村、重体力活人群中比较常见。但很多人对这种疾病认识不够,陷入了治疗的误区,其实,有病就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