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袁建立合理有效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患者充分透
析的基本条件袁可以明显减少其相应的并发症袁延长使用期限袁同时也可减轻患者的痛苦袁降低
医疗费用支出遥
肾功能衰竭病人需要进行规律的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来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血透通路即俗称的瘘管是维持他们的生命线,如果血透通路不畅或闭塞,无法血透或无法达到要求的透上海仁济医院血管外科谢辉
析量,则面临着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心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最终导致死亡。因此建立和维护血透通路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来说至关重要。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展建立血透通路的研究工作,是国内最早开展这项工作的血管外科,在我院肾脏内科的支持和配合下,
在血透通路的建立和疑难杂症的处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已积累数千例病例,年均手术达500 例,手术成功率超过95%,来诊治的病例遍及海内外。
建立血透通路的方法
将动脉与上肢浅表静脉通过手术连接起来,称之为动静脉内瘘手术即瘘管(图1)。这样浅部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血透时,直接穿刺浅静脉,使血流量达到透析的要求,而且可以反复穿刺,以进行规律血透。这种方法是临床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手术创伤小,使用时期长。
当患者上肢肥胖自身没有合适的浅表静脉过细、不连续,动脉硬化、动脉狭窄,拟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即将一段40 厘米长的人工血管埋于皮下,两端分别连接于自体动、静脉(图2),血透时,穿刺于皮下人工血管即可。因为人工血管有6mm 直径,很容易穿刺。人工血管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膨
体,不用担心被机体排异。
提前建立血透通路的必要性
无论是自体动静脉内瘘还是人工血管动静脉瘘都不能马上使用,而是需等待一定时间。自体动静脉内瘘需等内瘘“成熟”,即和动脉相接的自身浅静脉扩张、静脉壁肥厚,才能穿刺血透,一般需术后4-8 周,否则静脉壁太薄,静脉过细,穿刺困难,过早穿刺穿刺点不容易回缩止血,导致大出血或者为止
血加压过紧而瘘管堵塞。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理论上术后无须等待血管“成熟”,立即可以穿刺,但往往手术后局部肿胀,无法摸清人造血管走行,并且人造血管与周围组织尚未愈合,穿刺后容易发生血肿并继发感染,影响内瘘的使用,因此,一般术后一月使用。一般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可达十余年。
■ 血管超声检查的意义
术前血管超声可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动脉、静脉,探查血管有无狭窄、闭塞等病变,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使用可监测瘘管的狭窄情况,如狭窄>50%,可及早采用球囊扩张或置放血管内支架的方法早期干
预,降低血栓的发生,提高瘘管的使用寿命。
■ 血透通路的并发症
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内膜增殖、假性动脉瘤、肢体远端缺血、心衰等。一般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自体动静脉内瘘。
■血透通路手术后的护理血透通路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线,没有一条通路能维持终身,因此内瘘的正确使用、细心护理对延长使用期十分重要。学会判断内瘘通畅的方法,即在吻合口和静脉侧局部可扪及搏动、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如果震颤、搏动和杂音消失应立即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术后早期,抬高术侧肢体,促进静脉血回流,以减轻肿胀程度。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为促使内瘘尽快成熟,可做一些健瘘操,如挤捏橡皮圈,可以用或不用止血带以增加血流,加速新制作的自体内瘘成熟。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