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组织病理学特点与治疗方式选择

    发布时间:2015-02-19   来源:中华康网   

腺性膀胱炎组织病理学特点与治疗方式选择的探讨

 

中国国家电网西安电力中心医院  刘哲西安市电力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刘哲

710032

                                                     Liuzhe001@fmmu.edu.cn

摘要 

    腺性膀胱炎是1887年由Von Limberk首次报告以后泌尿外科领域关注最多的癌前病变。随着内窥镜与组织活检技术的普及,腺性膀胱炎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病理演化有移行上皮化生学说和胚胎组织残留学说。因为腺性膀胱炎具有太多的癌性转归特点,目前治疗主流思维还是坚持腔镜手术主动干预,并且术后采用化疗药物灌注膀胱,对腺性膀胱炎能起到积极、有效的治疗作用。良好的选择手术方式,也是治疗特别需要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

 

    腺性膀胱炎是1887年由Von Limberk[1]首次报告以后泌尿外科领域关注最多的癌前病变。随着内窥镜与组织活检技术的普及,腺性膀胱炎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因为腺性膀胱炎具有太多的癌性转归特点,良好的选择手术方式,也是治疗特别需要注意的要点。

 

1  临床症状与表现

1.1  临床诊断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是与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相联系的,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还是膀胱刺激征和血尿,9.7%可出现排尿困难[2],出现下尿路梗阻症状很少。临床初步检查,主要是尿常规,很重要的一点是尿常规中RBC阳性,WBC未见或极少,尿培养阴性。确诊性的深入检查,是膀胱镜活检、B超尿流动力学、尿流率检查 。其中,活检范围、深度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指标。并不能仅仅依据膀胱镜可见的新生物,因为腺性膀胱炎是多中心并具有发散性的特点,大量以突变基因可能存在于粘膜下还未形成新生物。多点取活检是重要原则。腺性膀胱炎形成的盆腔顽固性疼痛,是因为炎性因子形成的分泌物,进而导致神经粘连、神经水肿、微循环障碍而导致前列环素、5-羟色胺的过度产生,对盆腔神经丛的反馈刺激,即使是行膀胱全切也是不能缓解的。当病变发展至Brunn\\"s巢时,该病本身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原发病(如结石、梗阻、感染等)所引起的症状。当病变发展到囊性腺性膀胱炎时,则出现疾病自身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如血尿、耻骨上方放射痛及膀胱刺激征。所以说腺性膀胱炎本身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对于腺性膀胱炎的诊断,我们体会当病人反复出现上述症状而常规治疗难以收效时,应怀疑此病,并行尿常规、尿培养、膀胱B超及IVP检查,有时能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而最后确诊仍需膀胱镜检及取活检证实。

                                                         

1.2  鉴别诊断  腺性膀胱炎早期诊断困难,主要原因是腺性膀胱炎临床症状与前列腺炎、膀胱移行上皮癌极其相似,部分形成包块,并且形态学与膀胱癌无法分辨(如图)。但血尿、膀胱刺激症状出现较早。膀胱癌有以下临床特点与腺性膀胱炎鉴别:(1) 血尿伴下腹包块。(2) 膀胱镜见肿瘤基底宽广,坚硬,表面有坏死物或溃疡。(3) 血尿伴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膀胱壁弥漫增厚,膀胱镜无明显肿块,可见广泛糜烂、出血者。(4)B超及CT仅发现膀胱壁增厚。顶部及前壁浸润性膀胱肿瘤。 (5)长期膀胱结石者。与前列腺炎同时存在时,应当区分对待治疗,因为腺性膀胱炎和前列腺炎是完全不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

 

腺性膀胱炎CT下表现

Indian J Urol. 2008 OctCDec; 24(4): 558C560.

doi: 10.4103/0970-1591.44268.

Kazuyoshi Shigehara,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膀胱炎复发怎么办 
膀胱炎复发怎么办?膀胱炎在泌尿外科领域被称为泌尿系感染,通常在门诊看泌尿外科。膀胱炎的发病率极高约占尿路感染总数的50%~70%。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