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女,21岁,患者于2009年4月无诱因出现双下肢弥漫性出血点,不高出于皮肤,不伴瘙痒,有关节疼痛,无腹痛、,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为过敏性紫癜,给予口服开瑞坦、清热解毒口服液等腰,当时尿检正常,服药期间双下肢皮疹间断出现,3个月后皮疹消退。2009年6月再发双下肢皮疹,尿常规示蛋白2+,潜血2+,24小时尿蛋白定量1.67g,肾功能正常,血压不高,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诊断为紫癜性肾炎,2009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行肾穿刺活检术,肾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紫癜性肾炎,口服洛汀新、肾炎康复片、金水宝胶囊,蛋白尿持续为2+,间断双下肢出现皮疹,遂于2009年9月12日来我院门诊就诊。就诊时,症见眼睑及下肢轻度浮肿,双下肢散在皮疹,色红,口干,平素易外感,疲乏无力,手足心发热,小便泡沫较多大便偏干,舌红,苔白,脉细数。诊断为紫癜性肾炎,中医辨证热邪扰肾,气营两伤,以清营汤加减,方药如下:水牛角30g,生地20g,丹参10g,玄参20g,麦冬20g,银花12g,连翘10g,黄连6g,淡竹叶6g,紫草30g,丹皮20g等等。14剂,水煎服,每日1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张昱
2009年9月29日二诊:眼睑及下肢水肿明显减轻,双下肢紫癜已退,未再成批出现,手足心热减轻,仍疲乏,腰酸,口干,大便偏干,小便泡沫不多,舌红,苔略黄,脉细数。尿检蛋白尿1+,潜血2+。上方泽兰,生黄芪加至30g,另加川怀牛膝各15g,制大黄10g(后下),小蓟30g。再进14剂。
2009年10月13日三诊:水肿已完全消退,紫癜未再出现,体力有好转,手足心热不明显,大便通畅,小便泡沫不多,舌红,苔白,脉沉稍数。尿检蛋白(-),潜血(+),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8g。
评析:临床中可见本病证发生多由于外感温热病邪而致,温邪伤人多以卫气营血次第相传,但由于感邪有轻重,体质禀赋不同,邪热也可直接波及营(血),而致营络受损,或血热结聚,故出现蛋白尿、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邪热潜伏于营络,每因外感诱动,两邪相合而再发。临床治疗不能拘泥于内科杂病血尿的范围,因为该病多发于青少年,少有七情、饮食、劳逸等异常。治疗以清营汤原方清营泄热,再加生黄芪、赤白芍、防风以益气活血和营,紫草凉血散瘀,除其病根,徐长卿、穿山龙以祛风解毒,山楂消食化滞,车前子、泽兰利水活血消肿。以患者平素多易外感,二诊重用生黄芪益气护表,制大黄清泄里热,合方共奏清营散瘀护表泄热之功。(张昱)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