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救人”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5-05-14   来源:中华康网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似乎没什么好讨论的。但是,作为一个行医近20年的医生,我越来越觉得这其中的学问太大了,太有必要好好研读一下了。

  治病救人的概念其实应该分开来,解读为两个词:“治病”和“救人”。“治病”是每个医生的老本行,从一个在医学院校读书的医学生,到住院医生、住院总医生、主治医生、副主任和主任医师,每个医生一路刻苦学习、兢兢业业、不断摸爬滚打、敬业钻研而来,都积累了足够的治病的理论和经验,再加上科技的不断进步助力,各种医学信息浩如烟海,循证医学挂在嘴边,国际指南信手拈来,谁都是专家高手。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李玲

  但是拼命“治病”一定能“救人”吗?不一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癌症或者说恶性肿瘤,竭尽全力的化疗、放疗、手术而不顾病人具体情况的结果很可能是更快地将病人推向死亡。还有一种情况,经过全力以赴的治疗,原来的疾病治好了,但是药物副作用太大或者因其他并发症如重症感染等而给病人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例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就是风湿科的“双刃剑”,使用方法得当就立竿见影,力挽狂澜;使用错误时适得其反,甚至雪上加霜。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肺动脉高压等风湿病病情严重时常常会出现这种治疗决策上的矛盾,这时就需要医生具备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对病人病情全盘考虑的技能,在治疗目标上兼顾风险和获益。人体是最复杂的、内部千丝万缕联系的有机体,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有机体,是科学没有完全弄清楚的一类生物。他/她有物质性基础的肉体,更有丰富多变的情感和不可知的灵魂。而疾病作为这个肉体的无法分割的一部分,怎么能完全保证把疾病完全清除而人体却完好无损呢?相反,大量的事例表明,也有很多病人带病生存,甚至没有治疗,依然活的很长,“治病”尤其是武断不当的治疗本身不一定对病人有益,有时甚至弊大于利,当然这一现象仅限于一部分疾病而非所有疾病。

  因此,我认为,“救人”才是医生的天职,“治病”只不过是“救人”的一个手段而已。当医生选择一种治疗能延长病人的寿命、减轻病人的痛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维护家人的团圆稳定和谐、保证其基本的生存条件如经济情况时,这是一种好的治疗方案。而相反,当一种治疗令人身心都非常痛苦、无法维持基本的尊严、甚至倾家荡产也结局难料时,这种治疗应该放弃。每个医生在抉择的十字路口,应该充分考虑这些问题,与病人和家属充分沟通交流,达成一致意见,而非毅然决然的治疗、治疗、再治疗。

  “救人”也有两重问题,肉体和灵魂或者说精神。肉体的拯救有时相对容易,有医学进步的大力支持,无论是药物还是仪器设备,都能最大力度的维护机体的各项功能。精神或者灵魂的治疗就复杂的多,有时为了治疗烦躁的精神病患者,大量镇静药吃下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嗜睡木僵,仍然无法正常生活,病人和家属都痛苦;有时为了维持生命机能,即使全身插满各种管道,仍然是个植物人。这种治疗的效果并令人不满意。目前,国内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的理念还非常薄弱,介于传统理念和世俗的压力,拼命治疗似乎是医患双方在终末期都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说到底,“人“之所以为“人”,贵在灵魂,高于动物,有情感,有灵魂,有尊严,有智慧,有一技之长,人生存的意义不仅仅满足于吃穿,还有更高的追求和人生意义,能造福于其他人和社会,对家庭、单位和国家尽到一己之力,才算没有枉费一生。这才是医生最终值得救的人。想起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选择,拯救灵魂是一个医生的终极治疗目标。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风湿病会带来哪些危害性 
我们的身边较多的朋友会出现风病的症状,让患者陷入到了痛苦当中,而且对于健康的危害也是十分严重的,因此我们要多多的认识风湿病的知识,需要将这种疾病带来的危害性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