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发布时间:2015-08-04   来源:中华康网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与直肠癌一起统称为结直肠癌或大肠癌。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上升至第三位,仅排在肺癌、乳腺癌之后,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结肠癌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结肠腺瘤、息肉病、慢性炎症、少纤维、高脂肪饮食有关。与直肠癌相比,结肠癌起病较为隐匿,不易早期发现。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王东林

  一、临床表现

  1.大便性状和习惯改变:可出现腹泻和便秘,或者两者交替出现。有时粘液或脓血便,可伴有腹部不适、腹痛、腹胀等症状。

  2.腹部肿块。

  3.肠梗阻:可有不全或完全性肠梗阻的表现如阵发性腹痛、腹胀、无大便和肛门排气。

  4.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消瘦、贫血。

  5.其他晚期表现:如上腹部不适、腹水、骨痛等。

  二、检查

  1.纤维肠镜。是结肠癌的主要检查手段,可通过活检而明确诊断。

  2.钡剂灌肠。钡剂灌肠不能取得病理诊断,可帮助了解病变部位。

  3.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检查,可了解肿瘤大小、侵袭、转移情况。有经济条件者可行PET-CT检查。

  4.肿瘤标记物检查。主要有CEA(癌胚抗原)和CA19-9。是结肠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5.其他检查。如大便常规及大便隐血检查。

  三、治疗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主要适用于非晚期的患者(部分孤立肝脏转移和肺转移目前也可以手术治疗或经过化疗后再手术治疗)。

  2.化疗

  分为术前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和姑息化疗。

  1)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前进行2-4个周期(疗程)的化疗,目的是使肿瘤缩小,方便手术切除和减小手术创伤,以及使原来不能手术的病例降低分期到可以手术治疗。一般使用氟尿嘧啶加亚叶酸钙的方案,或者氟尿嘧啶加奥沙利铂方案。

  2)术后辅助化疗:指手术后杀灭可能残余的肿瘤细胞,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一般进行6-12个周期(根据方案而定)。一般使用奥沙利铂加氟尿嘧啶,或者氟尿嘧啶加伊立替康方案。

  3)姑息化疗:晚期不能手术患者或手术后复发转移的者,目的是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供生存质量。疗程数根据患者状况和化疗效果而定。可使用氟尿嘧啶加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加伊立替康、或希罗达单药或替吉奥单药等化疗方案。

  3.放疗

  分为术后辅助放疗和姑息放疗。

  术后辅助放疗:目的是防止术后复发和专业,提高治愈率。

  姑息放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延长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

  4.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些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新进展,适用于晚期结肠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者,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化疗联合应用,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可以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常用药物有西妥昔单抗(爱必妥)和贝伐单抗(阿瓦斯汀)等。

  5.其他治疗:包括免疫治疗、中药治疗等,对结肠癌可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家族遗传性结肠癌怎么来预防 
概述:经常坐在办分室的人出现结肠癌的风险要比经常进行运动的人和体力劳动者的发病率明显要高,这是因为我闪长期待在办公桌前久坐,这样我们的肠道蠕动就会减弱,减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