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易误诊常见原因

    发布时间:2015-12-21   来源:中华康网   

  大肠癌发病缓慢,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漏诊。 且常因误诊误治,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甚至延误病情,失去手术根治机会,并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加重患者病痛。原因分析如下。   

  1.肿瘤部位不同,症状不尽相同  部位可为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结肠脾曲、升结肠、结肠肝曲、横结肠,病理分型不同,Dukes分期不同,常常与相应部位的良性病症状有相似之处,故常误诊。   湘雅二医院老年医学科刘栋才

  2.病史询问不详细,尤其对血便认识不足  详细检查血便原因是寻找诊断线索的关键,大肠癌多见脓血便,粪血交混或可见粪便压迹等,这与癌瘤的部位有关,因此对年龄较大,特别是伴有腹痛、腹块者,要警惕大肠癌的可能,不要只肤浅的认为是“痔疮”。直肠指诊更是至关重要。 

  3.对某些肠道传染病的发病规律认识不足  大肠癌发病无季节性,且多为中老年患者,血便多于脓血便,细菌培养常为阴性,按菌痢治疗效果差,这些可与“菌痢’’鉴别。   

  4.以贫血为首发症状就诊,误诊为“缺铁性贫血”  以贫血为首发症状就诊者,常误诊为“缺铁性贫血”,予补充铁剂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所以对原因不明贫血者,应考虑是否有隐匿型消化道出血。序贯法粪隐血试验是筛检隐匿性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手段。   

  5.医生对直肠癌警惕性不高  医生对直肠癌的警惕性不高,被患者的并发症或表面现象所蒙蔽,未对病情做出进一步分析。例如:误诊为“痢疾”,经坑生素治疗后有改善,甚至短期内完全缓解,忽略直肠癌合并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同样可能改善作状;误诊为“肠道息肉’,分析可能是患者在息肉切除术后放松警惕,未能定期复查,以致息肉复发、恶变。

  6.早期症状不明显  鉴于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即使有症状,也无特异性,与痔疮、肠炎相类似,故极易误诊。行直肠指诊是减少误诊的关键。直肠指诊可疑者,应进―步行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窥见病变的形状和大小,并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因此,对以肛肠症状就诊者,需仔细做直肠指诊、肛镜检查。对年龄>40岁患者,应常规行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能会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家族遗传性结肠癌怎么来预防 
概述:经常坐在办分室的人出现结肠癌的风险要比经常进行运动的人和体力劳动者的发病率明显要高,这是因为我闪长期待在办公桌前久坐,这样我们的肠道蠕动就会减弱,减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