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发布时间:2015-01-14   来源:中华康网   

   

   

   一、概述

  胰腺癌(cancer of pancreas)是常见的胰腺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近年来,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胰腺癌半数以上位于胰头,约90%是起源于腺管上皮的管腺癌。黄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张徽声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胰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胰腺癌诊疗水平,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技术与应用

  (一)高危因素。老年,有吸烟史,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为胰腺癌的危险因素,暴露于β-萘胺、联苯胺等化学物质可导致发病率增加。

  (二)临床表现。

  1.多数胰腺癌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最初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当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为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为晚期表现。

  2.80-90%胰腺癌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体重减轻。

  3.常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4.40岁以上患者有下列任何表现的患者需高度怀疑胰腺癌的可能性,如果患者是嗜烟者更应高度重视:

  (1)不明原因的梗阻性黄疸。

  (2)近期出现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10%。

  (3)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上腹或腰背部疼痛。

  (4)近期出现模糊不清又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症状,内镜检查正常。

  (5)突发糖尿病而又无诱发因素,如家族史、肥胖。

  (6)突发无法解释的脂肪泻。

  (7)自发性胰腺炎的发作。

  (三)体格检查。

  1.胰腺癌患者病变初期缺乏特异性体征,出现体征时多为进展期或晚期。

  2.黄疸。黄疸为胰头癌患者常见体征,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大便颜色变白,小便发黄,皮肤瘙痒。

  3.腹部肿块。胰腺癌患者触及腹部肿块多为晚期,极少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四)影像检查。

  1.B型超声检查:是胰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局限性是视野小,受胃、肠道内气体、体型等影响,有时难以观察胰腺,特别是胰尾部。

  2.CT检查: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确定性诊断胰腺病变,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较差。增强扫描能够较好地显示胰腺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够准确判断有无肝转移及显示肿大淋巴结。

  3.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不作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但当患者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时,可采用MR代替CT扫描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期;另外,MRCP对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具有明显优势,且与ERCP、PTC比较,安全性高,对于胰头癌,MR可作为CT扫描的有益补充。

  4.上消化道造影:只能显示部分晚期胰腺癌对胃肠道压迫侵犯所造成的间接征象,无特异性。目前已为断面影像学检查所取代。

  (五)血液免疫生化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学改变。胰腺癌患者中有40%出现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

  2.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胰腺癌血清中CEA、CA19-9升高。

  (六)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诊断。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可确定胰腺癌诊断。可通过术前/术中细胞学穿刺,活检,或转至有相应条件的上级医院行内镜超声穿刺/活检获得。

  (七)胰腺癌的鉴别诊断。

  1.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渐进性的广泛胰腺纤维化病变,导致胰管狭窄阻塞,胰液排出受阻,胰管扩张。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与胰腺癌均可有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泻、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临床表现,二者鉴别如下:

  (1)慢性胰腺炎发病缓慢,病史长,常反复发作,急性发作可出现血尿淀粉酶升高,且极少出现黄疸症状。

  (2)胸部CT检查可见胰腺轮廓不规整,结节样隆起,胰腺实质密度不均。

  (3)慢性胰腺炎患者腹部平片和CT检查胰腺部位的钙化点有助于诊断。

  2.壶腹癌:壶腹癌发生在胆总管与胰管交汇处。黄疸是最常见症状,肿瘤发生早期即可以出现黄疸。鉴别如下:

  (1)因肿瘤坏死脱落,可出现间断性黄疸。

  (2)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可显示十二指肠乳头部充盈缺损、黏膜破坏“双边征”。

  (3)B超、CT、MRI、ERCP等检查可显示胰管和胆管扩张,胆道梗阻部位较低,“双管征”,壶腹部位占位病变。

  3.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胰腺囊性肿瘤临床少见,多发生于女性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治疗以及预后均与胰腺癌不同。影像检查是将其与胰腺癌鉴别的重要手段,B超、CT可显示胰腺内囊性病变、囊腔规则,而胰腺癌只有中心坏死时才出现囊变且囊腔不规则。

  4.其他:包括一些少见的胰腺病变,临床鉴别诊断较困难。

  三、胰腺癌的分类和分期

  (一)胰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参照2006版WHO胰腺癌组织学分类(附件1)。

  (二)胰腺癌的分期。

  1.胰腺癌TNM分期中T、N、M的定义。

  (1)原发肿瘤(T)。  

    Tx :不能测到原发肿瘤。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M1 远处转移。

    T1 :肿瘤局限于胰腺,最大径≤2cm*。

    T2 :肿瘤局限于胰腺,最大径≥2cm*。 

  T3 :肿瘤扩展至胰腺外,但未累及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

  T4 :肿瘤侵犯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

  (2)区域淋巴结(N)。

  Nx :不能测到区域淋巴结。

  N0 :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区域淋巴结转移。

  (3)远处转移(M)。

  Mx :不能测到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远处转移。

  注:* 经CT 测量(最大径)或切除标本经病理学分析。

  2.胰腺癌TNM分期

  胰腺癌TNM分期(UICC/AJCC 2002)

  分期

  TNM

  0                             ⅠA                            

  ⅠB                      

  ⅡA                               

  ⅡB     

  Ⅲ                     Ⅳ  

  Tis,N0,M0

  T1,M0,N0

  T2,N0,M0

  T3,N0,M0

  T1-3,N1,M0

  T4,任何N,M0

  任何T ,任何N,M1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五大诱发胰腺癌的因素是什么呢? 
许多患有胰腺癌的患者都搞不清这种状疾病怎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疾病都在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胰腺癌也是一样,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下诱发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