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9岁。间断头痛数年。近期加重,头部CT扫描发现右侧后颅窝占位,进一步行核磁共振扫描检查发现右侧小脑半球肿瘤,考虑小脑凸面脑膜瘤可能性大。肿瘤直径月3#4cm。经与患者本人和家属沟通,要求手术切除。
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符荣
在充分检查及准备后,行开颅手术切除。患者取左侧侧卧位,右侧肩膀用弹力绷带牵向下肢方向,以利手术操作。手术切口设计:右侧枕下旁正中切口,跨过M窦(后脑粗大静脉血管),骨窗大小4#4cm,向上达M窦下缘。打开硬脑膜,探查肿瘤,见肿瘤基地附于M窦下缘及天幕,而非术前判断的小脑半球凸面脑膜瘤。遂先行瘤内切除,待有足够操作空间后,再分离肿瘤和正常脑组织边界,最后分离切除附于M窦下缘和天幕的肿瘤基地,窦壁和天幕附着处电灼以杀灭残余肿瘤细胞,镜下肿瘤全切(辛普森2级)。手术顺利结束,术中失血200ml。麻醉清醒后,神智清楚,四肢活动良好,语言功能良好。
术后第二天复查头部CT,观察有无颅内出血,见下图
手术后CT显示,肿瘤全切,手术部位有高密度影,为止血用少量止血纱。
患者切口愈合良好,10日拆线,15日出院。
讨论及心得:
手术前要对老年患者的心脑等脏器功能做充分的评估,仔细而全面的术前检查,是对病人是否耐受麻醉和手术打击的不不可少的准备
手术体位要充分考虑老龄患者的脏器功能,由于患者接近70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因此手术体位采用左侧侧卧位,而非常用的坐位手术体位,有利于保护心脏功能,同时也有利于减少静脉窦空气栓塞的危险。
虽然肿瘤基地附于M窦下缘和天幕,与术前判断有出入,但由于手术前考虑到这些可能性,作了充分准备,手术操作策略稍加调整,整个手术进行完全在医生的掌控范围内。
由于肿瘤先行瘤内切除,再分离肿瘤边界,实施分块切除的策略,需要手术者和助手有足够耐心,千万不能急躁。
考虑到老龄患者气管插管,慢性咳嗽等导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及时使用化痰药物鼓励患者咳嗽,成功阻止了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