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诊断依据及标准

    发布时间:2016-05-13   来源:中华康网   

  在诊断脑出血时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细致周到地进行分析,力争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有效地进行治疗。

  首先,要掌握脑出血所具有的急性脑血管病一般性特征。

  其次,还要掌握脑出血自身的特征。急性脑血管病一般性特征,起病急,病程进展快,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数日内达到高峰。同时,还有明确定位体征。发病后常在短时间内出现因脑机能损害的局灶性定位体征。

  其三有显着的急性脑循环障碍。发病后急剧发生弥漫性、全脑性症状,如意识障碍,颅内高压,内脏功能受损等。

  根据这些一般性特征,可初步考虑为急性脑血管病。进而,再根据高血压脑出血的具体特征即可确诊。

  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是:

  1.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2.发病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

  3.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4.多有高血压病史。

  5.腰穿脑脊液多含血和压力增高(其中20%左右可不含血)。

  6.脑超声波检查多有中线波移位。

  7.鉴别诊断有困难时,若有条件,可作CT检查。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脑出血术后能够有多长的寿命 
依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选择治疗方案。1.轻、中型内科保守治疗预后良好,重型于病后24小时内行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高。2.极重型多于短期内死亡。小脑出血部位不同预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