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栓塞,是一种由于动脉或静脉中形成了血凝块而导致的潜在的致死性疾病。在全世界,每发生四例死亡就会有一例与血栓相关。相比于动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隐匿,约80%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时没有症状,更容易被公众忽视。所以加强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知,减少其发生,对改善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李奶奶今年74岁,平时腰椎不好,最近腰椎病发了,一下来走路就腿疼,只得躺在床上休息。3天前突然感觉左小腿肿胀疼痛,家里人以为腰椎病导致,并没有加以重视,只是帮助按摩左小腿、热毛巾热敷。昨天李奶奶突然出现胸闷、咳嗽等症状,急忙来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医院就诊,查下肢血管彩超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肺栓塞。孙蓬主任诊治病人后急诊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经小隐静脉左下肢深静脉插管溶栓术,术后李奶奶咳嗽、腿肿症状逐渐好转,两周后出院自己行走回家。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孙蓬
主刀医生孙蓬主任向大家介绍说,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通常发生在下肢)和肺栓塞(PE)。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予及时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肺栓塞是指下肢深静脉血栓松动脱落,可沿下腔静脉到达心脏并堵塞与血栓口径相当的肺动脉,造成右心的血液不能回流到左心,血液瘀滞在右心和肺动脉内,造成肺泡死腔增多,呼吸进入肺泡内的氧气和血液中的CO2气体不能进行有效交换,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若影响到生命中枢则可导致死亡。
发生深静脉血栓时的症状:①疼痛,通常从N窝(即膝关节后侧)开始;②肢体肿胀,特别是足踝部;③肢体红肿;④体温升高。发生肺栓塞时的症状:①不明原因的呼吸急促;②胸痛,深呼吸时可能加重;③心率快;④轻微意识丧失或晕厥。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因素包括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特别是髋关节、膝关节及肿瘤相关手术,长期不动包括卧床、长途旅行,年龄大于60岁,有血栓家族史,肿瘤接受化疗,服用雌激素药物,肥胖,妊娠或分娩,吸烟,过量饮酒等。因此,预防肺栓塞首先应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正确认识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早期识别,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救治生命。
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一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需预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全身溶栓剂量较大,并发症较多,溶栓药物到达局部血栓处量较少,效果不理想;插管溶栓可将溶栓药物输注到血栓内部,提高局部溶栓药物浓度,提高溶栓效率,安全性好。因此,如出现突发性腿肿需重视,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及时治疗深静脉血栓,预防肺栓塞发生。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医院血管外科,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常规治疗深静脉血栓,挽救肺栓塞患者成功率高。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