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第二心脏,你懂得利用吗?

    发布时间:2015-09-08   来源:中华康网   

  

  与已经颇有名气的老同学聊天说起所在医院下肢血栓和肺栓塞患者越来越高,其实是医疗水平提升的结果,但是血栓高发的原因出在患者照护的细节上,也存在国人医疗知识匮乏的因素。一个动作说起,多一个人了解,一定有人少一分危险。张强医生集团血管外科苏磊

   医生理解简单,读者读懂却也不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了解这个问题还要从人体的肌肉泵说起。参见人体还有第二颗心脏?

   

  小腿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独特而发达的小腿肌肉群很好的支撑了人类的直立行走。肌肉和与之伴行的深浅静脉内的瓣膜一起组成了复杂而有效的机械结构,行走时肌肉的收缩使得下肢大量积聚的血液挤压至心脏,发挥了泵功能,医生喜欢把其称为肌泵。

  肺栓塞―医、患都觉得很恐怖的杀手

   

  肺栓塞是临床危重症,它有一个优雅却狰狞的名字-Slience Killer。全球疾病死亡统计中,肿瘤第一,心梗第二,肺栓塞第三,事实如此残酷。我喜欢把心脏比作发动机,肺动脉就是心肺循环这个管路当中脆弱的一环,如同上图所显示的那样,一旦被异物堵塞,没有空气和血液的混合,发动机立即熄火,危险性不言而喻。好在医学进步,即刻进行治疗的患者,死亡率可以从未治疗前的25%降低至5%左右。但是医生的天职不会满足于此,我们要进一步降低,怎么办?

   血栓形成的诱因

  血管专业医生都知道经典的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高凝状态,血流缓慢,血管损伤。我在临床中见到的各种奇葩血栓诱因,如打一整天麻将的,坐了几天火车的,醉酒后卧倒马路一夜的,静脉曲张放血治疗的,针灸推拿后的,翘着二郎腿玩电脑的,柔道高手不小心扭伤脚踝的等等,所有的这些诱因都可以归在三大因素中。临床中妇产科、骨科手术患者,肥胖者,肿瘤患者以及一些老年卧床患者也都属于高危人群。

  

  肺栓塞栓子的来源

   肺栓塞90%以上的栓子来源于小腿。加速血液的流动性是降低血栓发生的最简单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想我为了预防卧床或者术后患者的血栓可能,一天四遍的去催促患者运动,手把手的去示范(应该是手把脚),就是为了降低血栓的发生概率。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运动容易,直接下地行走并不困难。但是没有能力下地行走,存在运动障碍的患者,比如孕妇、肥胖者、偏瘫者以及各类术后患者,病床上怎么去运动?别担心,Dr.Smile给你提供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踝关节屈伸锻炼。

  

         如果你是医生或者护士,遇到有高血栓因素的人,尤其是存在脱水或者术后患者,千万不要仅仅告知早下地,多运动,这还远远不够,告诉他(她)更明确的运动指导方式。

  如果你是妇科医生,一定要告诉刚做了妈妈的她,小腿肚子动起来,哪怕手把手的去示范,或许你就不会让一个孩子失去妈妈。

  如果你是孕妇,孕育生命的过程中,不管剖宫产还是顺产,一定要做这个动作,如果老人告诉你要卧床休养坐月子,勇敢的说不,健康很大程度上由你自己掌握。

  如果你在任何狭小的交通工具中感到空间太小,别着急,小腿肚子动起来,也许无形当中你已经幸运的躲过了沉默的杀手。

  如果你在觥筹交错,烂醉如泥的生活中挣扎,躺下的时候也要注意姿态的优雅,不要压到自己的四肢,不规律的生活在伤害你,但是一定不要再伤害自己的身体。没有健康,一切是零。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下肢静脉血栓概述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液滞缓,静脉壁的损伤和高凝状态。左下肢血栓形成远远高于右下肢,特别是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有时下肢静脉血栓还可以向心性延伸至下...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