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诊断:
1、临床表现:均是由静脉倒流、静脉系统高压和血液淤滞所引起,主要表现为:
a、浅静脉迂曲、扩张;
b、小腿沉重、疲累感,肿胀和胀痛,站立、远行后加重,平卧休息后减轻;
c、随着病程延长,深浅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可发生小腿足靴区浮肿,皮肤色素沉着,湿疹样皮炎,严重者可并发淤血性溃疡,渗液,经久难愈或反复发作。枣庄市立医院普外科李昌亮
d、可并发丹毒、软组织感染、血栓性浅静脉炎、或深静脉血栓形成。
2、辅助检查
a.足背静脉测压:可间接了解深静脉瓣膜功能。
b.超声检查:彩超能较精确地显示出下肢深、浅静脉和交通静脉的异常,测出静脉的直径。还可以判断静脉瓣膜是否关闭完全,确定静脉返流的部位和程度,区别肢体肿胀是由于静脉腔内阻塞还是外部压迫造成。
c.静脉造影:
顺行性造影:主要了解深静脉的通畅情况,当行Valsalva动作时可以观察瓣膜的功能。
逆行性造影:是观察瓣膜返流的最好方法。逆流程度的分级目前主要按照Kistner标准判断分为5级:
0级:无逆流
1级:逆流至大腿上段(越过股浅第一对瓣膜)
2级:逆流至大腿下段
3级:逆流至N窝
4级:逆流至小腿(越过N静脉瓣膜)
(1级为轻度逆流,2、3级为中度,4级为重度。)
根据临床表现及静脉造影一般可明确诊断。本病应与原发性静脉曲张鉴别。原发性静脉曲张瓣膜功能良好,无血液倒流现象。但也有学者认为原发性静脉曲张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属同一种疾病范畴,只是病变程度不同。
二、 治疗
1.一般治疗:
抬高患肢、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行走、穿弹力袜等。适于1、2级逆流者以及症状轻微者。
2.手术治疗:
适于3.4级逆流者。手术方法很多,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股静脉瓣膜修复术
自体带瓣静脉段股浅静脉移植术
静脉腔外成形(戴戒、环缝)、静脉段移位转流
瓣膜替代(半腱肌-股二头肌腱袢N静脉代瓣)术
N静脉肌袜形成术等
在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加以考虑,如瓣膜损伤较轻者,可施行瓣膜修复术;瓣膜损伤重,而臂或腋静脉管径较粗,又具有健全的瓣膜者,可行自体带瓣静脉段移植术;瓣膜损伤严重,倒流范围和程度较重者,以选用N静脉肌袢形成术为宜。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多伴有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者通过后者的血液倒流、或者因为交通静脉功能的损坏,浅静脉大都处于曲张状态。因此,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同时伴有浅静脉曲张和足靴区色素沉着和或溃疡者,都应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和筋膜上或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