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什么水平比较合理

    发布时间:2015-06-07   来源:中华康网   

  老年高血压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较为合理?目前仍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根据目前的临床研究及指南做以下分析:首先让我们看看老年高血压有什么特点。

  1,由于动脉硬化,动脉壁弹性减退,收缩期的弹性膨胀能力减弱,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期的弹性回缩幅度减弱,血管弹性不足导致舒张压降低,故脉压差增大,所以老年人常常是以收缩压升高为特征。 宁波市中医院心内科吴力

  2,血压昼夜波动的节律异常,血压波动增大,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较大,易发生晨峰高血压(起床后2小时内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35mmHg称为晨峰血压增高)。

  3,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

  4,因老年人肾脏排钠功能减退,对盐的摄入更加敏感,容易造成水钠潴留,引起容量性血压升高,对一般降压药物疗效降低,血压变得顽固,不容易控制。

  5,常合并多种疾病,更容易发生脏器功能不全,因治疗多种疾病,所用药物较多,易发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多。

  老年高血压病的上述特点使得血压不容易控制,血压控制目标也众说不一,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控制在150/90mmHg以下,这是以年龄为依据区分血压控制水平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容易被医师和广大患者所掌控,简便易行,而且在治疗中容易操作。

  但是考虑到个体差异,每个人生理机能状态不同,即所谓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有的老人运动耐力甚至超过年青人,所以制定降压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到实际年龄(即日历年龄),还要考虑到生物学年龄(即功能年龄)。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实际年龄相同时,在身体机能衰弱者舒张压偏低(≤70mmHg),心脑血意外发生率增加,而在身体机能健康的老年高血压者,舒张压≤70mmHg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增加;在衰弱者舒张压>90mmHg者心脑血管意外无明显增高,而在健康者舒张压>90mmHg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明显升高,说明真正影响我们降压效果,需要我们去考虑的是患者的生物学年龄即功能年龄,而不是实际年龄即日历年龄。

  所以给我们的提示是:一个老年高血压患者,平素身体健康,各脏器的功能状态良好,生物学年龄较实际年龄小,精神状态好,反应能力敏捷,无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如果是一个体质衰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物学年龄比实际年龄大,存在多种疾患,且活动力减弱,反应迟钝,认知功能降低,此类患者的降压目标要适当放宽,建议控制在150/90mmHg以下。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血压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个体因素,所患疾病,各个器官的功能情况,实际年龄及功能年龄,全面考虑,以平稳安全为主,从小剂量开始,防止过高过低,一般降压标准可放宽到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mmHg。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导致高血压病的原因 
提到高血压,大家并不陌生,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极其常见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高血压,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生活中使高血压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