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围关节骨折术后功能
肩关节功能锻炼
1.肩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主要恢复哪些功能?
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可进行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术后的功能锻炼主要是为了恢复上述活动。北京301医院创伤骨科张立海
2.“钟摆样运动”起到什么作用?具体怎么做?锻炼时范围有多大?
钟摆样运动,是肩关节的一种自我松动方法,可减轻肩部的疼痛,并促进肩关节疾病的恢复,适合肩周炎、类风湿性(肩)关节炎、肩部外伤等病人。运动时,健康的手扶着桌子,身体向前弯曲,上半身与下半身之间约呈90度角;有疾患的手悬于桌子外侧,手臂放松,并开始慢慢地前后、左右,如钟摆样晃动,另外,做这个动作时,可以适当在手上加小重量(小哑铃)辅助活动。但要注意,如果这个动作增加了疼痛或者做完之后,肩关节的活动度变小,就应该停止该项运动。锻炼时在无痛前提下尽量扩大活动范围。
3.肱骨头的假性半脱位是怎么回事?与肩关节功能锻炼有什么关系?
肱骨头的假性半脱位主要是由于肩关节暴力创伤,及创伤后长时间固定、牵引和悬吊引起的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松弛导致。术后肩关节功能锻炼并不是肱骨头的假性半脱位的根本原因。在功能锻炼过程中如发现存在肩关节囊结构失稳,可考虑在轻度关节活动锻炼的同时加强肩关节稳定肌肉的肌力训练。通过改善三角肌肌力和肩袖的张力,达到稳定肩关节的目的。若关节囊松弛严重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肘关节功能锻炼
4.肘关节康复训练怎么做?一般需要恢复到多大角度?
肘关节术后应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以尽早、连续、无痛、全程为原则。一般术后3天左右进行肘关节屈伸锻炼。取平卧位,将患肢置于身体一侧,并在肘关节下方垫一毛巾。先缓慢的主动屈肘到疼痛不能活动时,由家属帮助缓慢增加屈曲角度,动作要缓慢轻柔,适度用力,活动到疼痛时,可原位等待30秒再继续活动,整个屈曲时间可以持续五分钟内完成。屈到位后,患者主动用力缓慢伸直肘关节,家属辅助控制手臂避免伸直过快,到不能继续主动伸直时,可放在患者手上放置重物(如厚书)逐渐缓慢加压辅助伸直。屈伸锻炼每天做两次,每次三组,锻炼结束后在肘关节上下方冰敷20分钟,锻炼过程中避免剧烈刺激和过度用力。可用加压、冷敷、抬高肘关节来减轻水肿,可适当使用镇痛药物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康复训练包括肘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屈伸活动0~150°,旋前80°,旋后85°;肘关节骨折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最低的活动限度为:屈伸活动30~130°,旋前和旋后各50°。
5.骨化性肌炎是什么?为什么肘关节康复训练有可能导致骨化性肌炎?
骨化性肌炎为进行性骨质结构于肌肉、结缔组织内沉积所引起的肌肉硬化的一种疾病。
肘关节外伤后,引起软组织破裂、出血和血肿形成后可继发骨化性肌炎,在康复过程中方法不当时,如过分用力,反复粗暴的活动肘关节可能会引起骨化性肌炎。
腕关节功能锻炼
6.手腕骨折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腕部的康复训练主要是恢复腕关节的背伸、掌屈、旋转和握拳活动。背伸功能的训练:双手合十,由头顶到胸前,一边降低一边展开双臂,保持双手掌面不分离,到疼痛部位停下来,每三天增加一些背伸角度。掌屈功能的训练:双手背互相贴近,逐渐上提,保持两手背不分离,到疼痛部位停下来,每三天增加一些掌屈角度。旋转和握拳活动功能的训练:双侧前臂放在桌子上,四指握拳,拇指尽量伸直,向内逐渐旋转到极限持续3秒,向外逐渐旋转到极限3秒。
3周之内,上述三项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锻炼2组,3周以后,每个动作每周练5次,每次锻炼2组。
进行上述三项训练前,准备45°的热水袋放在患肢背侧10分钟,完成上述训练后用冰敷裹着毛巾放在患肢背侧5-10分钟
采用石膏固定或者外固定架固定患者,一旦除去固定应尽早进行腕关节的康复训练,最好在除去固定当天。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一般在术后24小时内即可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术后3-5天可以主动屈伸腕关节,5-7天开始规范化锻炼。
睡前在45°热水里浸泡4分钟,再在冷水中浸泡1分钟,交替4-5次,浸泡过程中部需要活动关节。浸泡完成后,在患处涂抹75px长的扶他林软膏。
7.所有没有达到角度的骨折处,是不是都需要使劲掰?前臂骨折愈合后进行康复训练没有达到角度,按压会不会压坏?
功能锻炼的强度应取决于手术固定的牢固程度和骨折部位的骨质情况。如果手术过程中,内固定非常结实,周围骨质稳定、坚强,可以适度用力掰。但如果骨折部位粉碎严重,骨质不稳定,无法牢固固定,就不能用蛮力掰。如果在没有提供足够的强度的情况下还用力掰,会造成骨折端再移位,甚至造成内固定的断裂,螺钉的松动,最终导致手术的失败。
此外,掰的过程不宜多,多次反复弯折可能会导致内固定金属材料的疲劳断裂。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