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我们国家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很多疾病患者在患病以后都喜欢采用中医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尤其是患上冠心病疾病的人,那么在治疗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这种疾病,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冠心病的中医辩证诊断标准是什么:
1、胸阳痹阻型
证候:心痛甚,痛如椎刺,或如刀割,胸痛彻背,遇寒加重,伴有畏寒肢冷,乏力自汗,气短心悸,甚则喘咳不卧,吐白色泡沫痰,苔薄白或白腻,舌淡体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
证候分析:由于胸阳不足,阳虚寒凝,气机痹阻所致胸痛甚,且胸痛彻背。由于机体阳虚,寒邪乘虚侵袭,经脉挛急,血液凝滞,故遇寒则疼痛加重。阳气不足则畏寒肢冷,乏力气短,气虚不能外固表则自汗出。心阳不足,寒饮上犯心肺,则心动悸,喘息不得卧,咳吐白色泡沫痰,痰饮盛则苔白腻,无痰饮则薄白,阳气不足则舌胖有齿痕,面色恍白,阳虚失于鼓动,脉沉且迟而无力。
2、气虚血瘀
证候:心痛时轻时重,以隐痛为主,遇劳则发,乏力气短,心悸,自汗懒言,苔薄白,舌质暗淡,胖有齿痕,脉弱无力。
证候分析: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心气虚失于帅血,则致气虚血瘀。劳则伤气,更致气虚,所以劳累后则可诱发疼痛,以虚为主,所以呈隐痛。因心气虚常因思虑劳倦而致,故出现乏力、气短、心悸。汗为心之液,因于气虚,心液外溢则自汗出,心气虚无力帅血运行,血脉痹阻,故见舌暗,心失所养则心悸,"心其华在面" 心气心血不跳面色恍白,"舌为心之苗",心气虚则舌胖有齿痕。由于心气虚,不得帅血运行,鼓动无力,故脉弱而无力。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