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女性朋友都采取服用避孕药的办法来推迟月经,为了各种比赛啊,什么社交活动之类的,这种方法到底可不可行呢,对身体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其实药物和毒物没有根本区别,这个道理有三层意思:
一是药物使用得当便是治病良药,反之则有害身体;
二是即使是对症下药,倘若用药分量不当也可造成不良后果;
三是药物除了药理作用以外,一般还有某些副作用,当这些副作用明显时,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那么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调节月经使用避孕药到底是有好处还是有坏处?避孕药,顾名思义,其主要功用就是避孕,药物的设计当然是围绕避孕这一主要目标而行。它的避孕机理主要是:
一、抑制排卵:主要作用于人的下丘脑和垂体前叶,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和生理效应,从而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影响卵泡的成熟和排卵;
二、影响宫颈黏液的性状,减少黏液生成,增加黏液粘稠度,影响精子穿越宫颈;
三、改变子宫内膜的变化,使子宫内膜的改变与月经周期不同步,影响孕卵着床而起到避孕作用。 对于成年女性来说,按服药要求服用避孕药是安全的,但是患有急慢性肝炎、肾炎、子宫肌瘤、乳房肿块、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甲亢和血栓性疾病的患者则不宜使用。一般情况下,多数成年妇女使用避孕药并无明显不适,仅少数人服用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副反应。
在服药期间出现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胃肠不适,继而发展到低血糖,最后终于出现了盗汗眩晕、四肢乏力的现象。除了看得见的副作用以外,少女服用避孕药还有另一隐患。青春期少女由于生殖系统仍未成熟,生殖内分泌的调节功能不强,因而在青春期经常出现无排卵现象,严重者可以出现青春期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而避孕药的主要作用恰恰就是抑制排卵,因此青春期少女服用避孕药简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万一发生月经不调甚至大出血,那时就悔之莫及了。
服用避孕药这件事让我们看到我们目前对性生理教育是不够的,全社会也都应关注这个问题,应让青少年对自身有一定了解,防止类似冒失、幼稚的做法发生。当真正需要调整月经周期以应付某些特殊事件时,应当请专业的妇产科医生制订方案以避免出现意外。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