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病因、保健、预防、食疗、方剂(转载)

    发布时间:2015-03-31   来源:中华康网   

  概念

  以经期、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腹痛,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

  

  中医病因

  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气血虚弱、湿热下注等证。绝大多数痛经,经过恰当的中医治疗,均可以根除。

  

  西医病因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指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而未生育者;后者指由于盆腔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过度后倾、子宫颈口狭窄等疾病引起的痛经,多在行经数年后出现经期腹痛。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月经期子宫内膜释放的前列腺素有关。前列腺素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导致下腹痉挛性绞痛。继发性痛经则由不同的盆腔器官器质性病变导致经血排出不畅,引起痛经。

  女性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痛经是当今世界医学尚未攻克的难题之一。(英)刊报道美国有周期性月经的妇女中90%有痛经,36%一直或常有痛经。在美国痛经是缺勤或不能运动的最重要原因。

  

  症状

  腹痛可出现在经前,但多数在月经来潮后开始,在月经第二三天达高峰,随月经结束而消失。腹痛时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会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

  

  诊断

  ●轻度  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要服止痛药。 

  ●中度  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

  ●重度  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

  

  饮食调理

  1.饮食禁忌:

  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过饱,尤其应避免进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痛经加重。

  月经来潮时,则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葡萄酒等,酸味食品有疏经活血、缓解疼痛作用。 

  

  2.饮食调节:

  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多样化,不可偏食。应经常食用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洋兰根、香菜、胡萝卜、橘子、佛手、生姜等。

  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鸭、鱼、鸡蛋、牛奶、动物肝肾、鱼类、豆类等。

  3.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都应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

  

  主食:玉米、燕麦、小米

  副食:菠菜、大枣、桂圆、香菇、莲子、海参、甲鱼、苹果、香蕉、桔子,山楂、油菜、甘蓝、太古菜、西红柿、胡萝卜等。

  红枣、莲子、糯米煮粥食用。

  

  药膳:

  山楂桂枝红糖

  [用料]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

  [制作] 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 l 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

  [功效] 温经通脉,化淤止痛。主治妇女寒性痛经症。

  姜枣红糖水

  [用料] 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

  [制作] 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

  [功效] 温经散寒,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 

  鸡蛋当归姜汤

  [素材]鸡蛋1枚,当归15克,干姜5克,红枣15克(去核),陈皮5克,米酒20毫升。

  [做法]将当归、干姜、陈皮加水煮沸30分钟,去渣,将鸡蛋打散和米酒红枣放入药汁,再煮沸至红枣烂,饮汤吃蛋枣。

  [治疗效果]主要治疗痛经气血虚弱型: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经色淡、质清稀,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细。

  

  运动项目:

  1.自己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运动宜在环境优美的大自然中进行,可适当配合欢乐舒缓的轻音乐。

  3.运动项目可选择健身舞、健美操、太极拳、扇子舞等。

  4.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

  运动养生的一般性建议:

  1.时间:在餐后1小时,最好每天三餐后都锻炼。每次20-40分钟。使心率达到合理目标,运动后心率不超过110次/分为宜。

  2.地点:阳光充沛,空气清新、安静的公园、绿地、山坡、湖畔等。如户外环境不佳可于安静宽敞通风良好的室内进行。

  3.外环境:根据气温,增减衣物,以运动后微微出汗为度。禁忌大风、大雾、雨雪、温度过低或过高时进行户外运动。

  4.强度:以运动后微微出汗,略感疲劳为度。禁忌大汗、过度疲劳。并禁忌酒后、过饥饿过饱过劳状态下运动。

  

  起居保健

  1.生活要有规律,做到劳逸结合,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

  2.月经期注意保暖,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不要用冷水洗浴和游泳;

  3.消除对月经的恐惧心理,放松情绪。

  4.发生痛经时,可用热水袋敷腹部,喝点红糖姜水,或适当服用止痛药。

  5.严重的痛经,一定要去医院进行诊治。

  6.注意阴部卫生,防止感染。

  7.出现焦虑、悲观、抑郁等消极情绪时要及时倾诉。

  

  穴位保健

  按摩取穴:

  1.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

  2.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外陵、大巨

  按摩方法:

  1.先是按摩背腰部,再按摩腹部,后按摩下肢。先涂擦活血药液(如药油、药酒),后再进行按摩。

  2.用手指或掌根揉按背腰部胸椎第11节至腰椎第2节,并揉按两侧的肌肉和相关的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等穴;

  3.用拳头轻捶背腰部压痛处;

  4.用手指揉按腹部疼痛的肌肉和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外陵、大巨等穴;

  5.用手指捏按下肢的阴包、血海、三阴交、太冲等穴。

  灸疗:温通经络,治疗痛经。

  取穴:关元、气海、中极等。

  点击查看源网页

  心理疗法

  痛经治疗中,不应忽视精神情感因素的作用,除用药物外,还要帮助患者摒弃恐惧羞怯心理,松弛紧张状态,保持舒畅、愉悦心情。方法可选用语言疏导、松弛疗法等,还可以试用生物反馈和音乐疗法等。

  

  日常预防

  1、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的食物,防止寒邪侵袭;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

  2、经期要注意饮食调理,经前和经期忌食生冷寒凉之品,以免寒凝血瘀而痛经加重;月经量多者,不宜食用辛辣香燥之物,以免热迫血行,出血更甚。而且避免滥用药物,应根据痛经的原因,辨证施治。

  

  疾病危害

  痛经严重者可引起昏迷休克,严重影响健康,并可引发多种疾病,甚至不孕等。

  点击查看源网页

  痛经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

  【方名】二香饮。

  【组成】广木香3克,当归3克,香附3克,川芎3克,青皮3.6克,牡丹皮3.6克,枳壳3.6克,生地3.6克,蓬莪术3.6克。

  【用法】加生姜8片,水煎,空腹服。

  【出处】《丹台玉案》卷五。

  

  中药处方(二)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调经。

  【方名】泽兰汤。

  【组成】泽兰14克,香附14克,续断14克,红花2克,当归12克,柏子仁12克,赤芍12克,牛膝6克,延胡索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甜酒为引。

  【出处】周黎民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冲任虚寒,营血不足。

  【治法】温经脉,调冲任,止疼痛。

  【方名】石英汤。

  【组成】紫石英9克,全当归9克,桑寄生9克,炒杜仲9克,丝瓜络9克,麦冬9克,肉桂1.5克,吴茱萸2.4克,川椒2.4克,乌药3克,橘叶4.5克,橘核12克,白芍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程门雪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破瘀活血,调经止痛。

  【方名】红花当归汤。

  【组成】红花3克,当归3克,怀牛膝3克,苏木3克,川芎1.5克,麸炒枳壳1.8克,莪术2.4克,赤芍2.4克,三棱2.4克,芫花2.4克。

  【用法】水煎,临卧服。

  【出处】《叶氏女科证治》卷一。

  

  中药处方(五)

  【辨证】寒湿凝滞。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方名】吴茱萸汤。

  【组成】当归6克,肉桂6克,丹皮6克,吴茱萸6克,麦冬6克,防风3克,细辛3克,制半夏6克,藁本3克,干姜3克,茯苓3克,木香3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中药处方(六)

  【辨证】湿热瘀结。

  【治法】清热祛瘀,行气定痛。

  【方名】涤热逐瘀汤。

  【组成】丹参15克,丹皮9克,生地9克,三棱6克,莪术6克,延胡索6克,通草6克,香附6克,通草6克,槟榔6克,大黄3克。

  【用法】水煎温服。

  【出处】《中医妇科治疗学》。

  

  中药处方(七)

  【辨证】气血虚弱,虚中有滞。

  【治法】健脾养血,行气解郁。

  【方名】加减八物汤。

  【组成】人参3克,白术3克,当归身3克,茯苓3克,川芎3克,白芍3克,生地3克,炙甘草1.5克,木香1.5克,青皮2.1克,醋炒香附3克,生姜3片,大枣2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万氏女科》卷一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1223439232/blog/1429568170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女性痛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专家表示,痛经今女性无法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忍受痛苦的折磨。但是强忍不是办法,最好去医院做检查再治疗。因为痛经可以是由于妇科病引起的如盆腔炎、宫颈炎,最有可能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