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治疗与预防 第一讲 排便习惯训练

    发布时间:2015-01-27   来源:中华康网   

  很多家长会咨询小儿便秘的问题,我会在近期发表一些关于预防和治疗便秘的科普小知识,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在所有的便秘情况中小宝宝的便秘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但是对于儿童时期功能性便秘(即肠道本身没有什么病变)可以通过排便习惯训练来治疗和预防。

  排便习惯训练是排便“技能”系统的学习过程,婴儿期为反射性排便,如果早期对小儿进行DHP,可较快进入意识性排便。培养小儿按时排便即社会规律性排便,使小儿生活规律化能够防止便秘及大便失禁,据调查,有42.10%的便秘患儿从未经过DHP,或者排便训练极不规范。因此规范DHP可有效的预防功能性便秘。上海新华医院小儿消化科陶怡菁

   

  什么是排便习惯训练(DHP)

  排便本身是一种生理活动,即不需要学习的,与生具来的一种行为。它本身受到神经控制、排便器官控制及肛门周围肌肉的协调。而我们所说的DHP是人为的对小儿进行有规律的强化训练,使这三者的协调性受到人为的控制并形成习惯(规律)。

  训练的方法

  以儿童为主体的“渐进性训练”,着重于儿童的排便准备,允许儿童甾训练中反复时间,依据儿童的兴趣与能力逐步训练。

  1)         便器准备:选择颜色鲜艳、外观吸引人的器具,放在小儿易于使用的位置(不是一定要在厕所),鼓励患儿每天在便器上坐一会儿。便器应有适当的高度,使双膝水平高于臀部,双足可以着地并学会用力排便。

  2)         选择合适的时间(如睡醒和餐后),父母向孩子解释,这是适合便便的时候。时间的选择主要借助胃结肠反射的“餐后早期反应”及“餐后晚期反应”,一般在餐后30~60分钟,每次5-10分钟比较合适,避免排便时久蹲、久坐及过度用力而导致肛门疲劳

  3)         如果排便成功,父母给予表扬,以增强其自信心。如果失败了也不要训斥,应消除小儿紧张感。训练中可能出现后退现象,如强忍便意而不解,尤其是本身有便秘的宝宝,由于排便可能造成肛门疼痛或出血,越发不愿进行排便。这时可考虑采用棉签、肥皂头、开塞露等辅助排便,而父母也不应焦虑。

  4)         经过1周左右训练,小儿均能按要求定时排便,减少直肠内粪便潴留,从而预防和治疗便秘。

  5)         开始年龄:小儿能够理解排便训练意义并能配合,适合的年龄为18个月左右。

     

  当然,对于宝宝的便秘,处理排便习惯的训练还包括饮食的调整、增加饮水量,增加活动量等共同努力,但是在预防便秘发生的这一方面,排便功能的训练还是非常重要的。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便秘会导致患者死亡吗 
对于便秘生活中过于常见,几乎每个人都有发生过,于是人们认为是小病,没什么大不了的,以为便秘可治可不治。便秘果真是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吗?医生指出,便秘的隐藏危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