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是目前多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了,很多的新生儿会出现此病的症状,从而波及到了他们心脏的健康,我们应当深入了解房间隔缺损的知识,要将此病的症状关注起来,下面带朋友们认识一下此病的症状会有哪些呢。
房间隔缺损的症状:
1.症状,多数房间隔缺损婴儿因无症状而被忽略,少数可有生长发育迟缓、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甚至心衰。一般在生后6~8周可及柔和的收缩期杂音,有时可及第2心音固定分裂。多在1~2岁时得到确诊。伴有中等量左向右分流的患儿多无症状,即使有症状,也多为轻度的乏力和气促。只有大分流量的患儿才出现明显的气促和乏力,并随年龄的增长逐年加重。
2.体征,体格检查可见心前区隆起,在年长儿或成人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明显时,可见心尖搏动明显。典型的第二音固定分裂。在左侧胸骨旁第二肋间可及柔和的收缩期杂音。在左侧胸骨旁下缘可及早-中期舒张期杂音。第2心音分裂的原因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①由于在房缺时右心室收缩期搏出血量增多而使肺动脉瓣第二音出现延迟。②由于肺动脉明显扩张,造成肺动脉关闭的动脉内张力上升延迟,而使肺动脉瓣关闭滞后。由于通过肺动脉瓣的血流量明显增加,在左侧胸骨旁上缘可及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并向肺部传导。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使舒张期通过三尖瓣的血流量增加,造成三尖瓣区舒张早-中期杂音。 肺动脉瓣区有柔和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固定性第二音分裂、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侧束传导阻滞以及肺血管阴影增深等X线表现,均提示房间隔缺损的可能。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等可确诊。
房间隔缺损的检查:
1.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通常对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不必进行心导管检查。只有怀疑合并有肺动脉阻塞性疾病或其他并发畸形时才进行。心导管时,如果右心房的氧饱和度明显高于上、下腔静脉(>10%),应考虑有房间隔缺损的存在。但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反流、左心室右心房分流、部分性或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肺静脉异位引流至右心房或腔静脉或体循环动静脉瘘均可导致有心房血氧饱和度升高。在大型房间隔缺损,左右心房的收缩压或平均压相等。右心室压轻度上升,多在25~35mmHg,在少数患儿可有右心室压中度上升。有时在右心室与肺动脉间可测到15~30mmHg的压力阶差。肺动脉压力多正常或轻度增高。通常情况下,肺动脉阻力在4.0Um2以下。
2.CT和MRI 单纯的房间隔缺损一般不需要做CT和MRI检查。CT和MRI检查可通过观察房间隔连续性是否中断来判断有无房间隔缺损,为避免假阳性,通常以连续两个层面观察到房间隔连续性中断或在两个不同的扫描角度观察到房间隔连续性中断为CT和MRI诊断房间隔缺损的依据,CT检查必须注射造影剂。MRI检查一般以自旋回波T1W图像为主来观察房间隔连续性是否中断(图3),若同时在梯度回波电影序列上发现有异常的血流存在,则是诊断房间隔缺损可靠的依据。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对房间隔缺损诊断帮助不大,但对判断有无伴随的部分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则很有帮助。除了房间隔连续性中断的直接征象外,CT和MRI检查还可清楚地显示右心房增大、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扩张等房间隔缺损的间接征象。
清楚的认识相关的内容之后,相信大家了解到了房间隔缺损发病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了,这种疾病是可怕的,而且严重的伤害了患儿的心脏健康,所以说我们要将房间隔缺损的症状了解清楚,尤其是要进行此病的预防工作才行。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