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的出现会给新生儿的健康带来极强的伤害,此病是相当严重的,所以说妈妈们必须要将房间隔缺损重视起来,多多留意宝宝的健康才可以,生活中我们需要深入的了解此病的知识,接下来为朋友们介绍一下此病的常识有哪些呢。
新生儿房间隔缺损是儿科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新生儿房间隔缺损一般在婴儿期症状较轻,因而不易早期发现。房间隔缺损的大小不等,多为单个,部分可为多个或筛孔状。房间隔缺损的症状随缺损大小而有区别,小型缺损,左向右分流量少者可长期无症状,小儿活动量正常。大型缺损患儿左向右分流量大,症状发生较早,并随年龄增长会更明显,可表现为活动后气急、乏力等,生长发育多落后于同龄正常小儿,并易患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内科疾病,严重者早期发生心力衰竭。
房间隔缺损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施行外科手术来进行。房间隔缺损还可出现罕见的严重并发症,即脑脓肿和矛盾性血栓,造成脏器动脉栓塞。一般而言,房间隔缺损治疗应在三岁左右进行。有的新生儿房间隔缺损患儿在1-3岁内有自己闭合的可能性,因此在3岁内一般建议继续观察。每半年左右复查心脏彩超,在新生儿房间隔缺损患者3岁时根据检查的结果来选择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案。
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的10~15%。男女之比为1∶2。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由于正常左、右心房之间存在着压力阶差,左房的氧合血经缺损分流至右房,体循环血流量减少,可引起患儿发育迟缓,体力活动受到一定限制,部分患者亦可无明显症状。氧合血进入肺循环后可引起肺小血管内膜增生及中层肥厚等病变,导致肺动脉压及肺血管阻力升高,但其进程较缓慢,多出现在成人患者。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又称部分心内膜垫缺损或房室管畸形。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内膜垫发育缺陷所致。形成一个半月形的大型房间隔缺损,位在冠状静脉窦的前下方,缺损下缘邻近二尖瓣环,常伴有二尖瓣裂。
在胚胎的第4周末,原始心腔开始分隔为四个房室腔。发育的过程是:原始心腔腹背两侧的中部向内突出生长增厚,形成心内膜垫。腹背两心内膜垫逐渐靠近,在中线互相融合,其两侧组织则形成房室瓣膜组成的一部分,在右侧为三尖瓣的隔瓣;左侧为二尖瓣的大瓣。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外科介绍,此外,侧垫亦发育成瓣膜,共同组成三尖瓣和二尖瓣,将心房和心室隔开。与此同时,心房和心室也有间隔自中线的两端向心内膜垫生长,将心腔分隔成为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
心房间隔自后上壁中线开始,对向心内膜垫生长,下缘呈新月形,终于和心内膜垫融合,称为原发房间隔,将心房分隔为左、右两个腔隙。如在发育的过程中,原发房间隔停止生长,不与心内膜垫融合而遗留间隙,即成为原发孔(或第一孔)缺损,即房间隔缺损。在原发缺损病例中,往往有房室瓣膜甚至心内膜垫发育不全现象,如二尖瓣大瓣和三尖瓣隔瓣的分裂,以及腹背心内膜垫呈分裂状态而禾融合,称为房室通道。有时还兼有室间隔缺损。
综合了解到了上述中的知识之后,朋友们十分清楚的认识到了房间隔缺损疾病的主要常识有哪些了,房间隔缺损这种疾病的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所以说大家要多了解一些此病的知识,而且在怀孕的时候要注意此病的预防才可以。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