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发育与脑损伤的影像学评价

    发布时间:2015-08-07   来源:中华康网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危重新生儿包括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脑瘫、智力障碍、癫痫等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出生体重愈低风险愈高,双胎或多胎儿风险高于单胎儿。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张旭烨

  早产儿脑发育与脑损伤的评价不仅有赖于临床的详细评估,影像学检查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是评价新生儿脑发育与脑损伤的最佳手段。

  MRI应用于新生儿脑发育与脑损伤的评价已有近20年的历史。其基础是磁场中的射频技术,患儿不暴露于电离辐射(如X射线)之下,所以能很好的应用于新生儿,甚至可用于围生期胎儿脑组织发育与脑损伤的评价,如胎儿磁共振成像( fet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tal MRI) 。

  MRI的优点:①非常高的分辨率,可清楚地显示脑组织的任何部位,可清晰分辨脑白质与灰质; ②可评价白质的髓鞘化程度;③可以定性和定量地评价脑白质的髓鞘化,甚至灰质的发育;④可用于脑代谢和功能的评价,即磁共振波谱(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和功能磁共振成像(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

  早产儿新生儿期获得性脑损伤通常包括出血性与非出血性损伤两类。出血性损伤常见于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 germinal matrix hemorrhage-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GMH-IVH) 、脑室周围出血-梗死(periventricular hemorrhage-infarction, PVHI) 、蛛网膜下隙出血( subarchnoid hemorrhage, SAH) 、小脑出血( cerebellar hemorrhage)及其他部位的出血;非出血性损伤主要为脑白质损伤。终末期(通常新生儿后期)脑白质损伤MR I表现为脑白质容积减少,室旁白质软化(胶质增生)灶、脑室扩张(低压性脑室扩张,low pressure ventricular dilation)或形态改变,髓鞘发育延迟,胼胝体变薄。

  早产儿通常在胎龄40 周时可接受MRI检查;对超声检查有异常表现者,围生期有缺氧缺血或有感染病史者应接受MRI检查。

  应用MRI评价早产儿脑损伤的最主要内容包括:信号异常、白质容积减少、囊性变、脑室扩张、胼胝体变薄和髓鞘化延迟评价脑白质情况;灰质容积和皮质发育延迟评价皮质情况。

  有时脑损伤早期不一定有明显的MRI表现,但可表现为脑发育的延迟,如髓鞘发育落后、胼胝体变薄或皮质容积减少。应用三维MRI技术(3D-MRI)、容积MRI分析技术( volumetric MRI) 配合图像处理技术可定量分析脑容积,灰质容积(皮质灰质和皮质下灰质) 、白质容积(髓鞘化的白质和非髓鞘化白质)及脑脊液体积,有助于对脑损伤后脑发育的评价。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早产是传染病吗 
由于引起分娩开始的机理尚未十分明了,因此关于发生早产的原因至今仍有许多不明之处。那么,早产的原因都是什么呢?在临床病历分析中,大部分的早产原因为:①妊娠高血压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