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习惯性流产吃什么药

    发布时间:2016-01-20   来源:中华康网   

  现在这个这社会,很多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那么生孩子对这个家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如果孕妇患上了习惯性流产,那是多么着急人的事情呀!其实患者不必太担心,首先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习惯性流产,再者就是配合医生治疗!

  习惯性流产的原因

  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女性不育患者中,有不少都属于习惯性流产。目前就诊的患者中,习惯性流产患者占据了大多数,当然这也跟医院专科特色有关,习惯性流产患者甚至达到了80%-90%。住院患者中,因习惯性流产保胎的病人也成为主流。

  误区:只有多次人流才会造成习惯性流产

  在一般人印象中,似乎只有多次堕胎才会造成习惯性流产。其实这是误区,习惯性流产的病因是相当复杂的,包括免疫紊乱、子宫解剖异常、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血栓前状态,感染等,有的病人甚至合并多种病因。多次堕胎确实有可能造成习惯性流产,因为在人流手术过程中,扩宫有可能造成子宫颈口损伤、宫颈内口松弛,术后出现感染也可能造成宫腔粘连,再加上多次手术后,子宫内膜会越来越薄,胚胎生存的“土壤”被破坏了。这些影响都属于子宫解剖异常的范畴,但并不是造成习惯性流产最主要的原因。

  习惯性流产,六成缘于免疫紊乱

  既然多次人流并不是造成习惯性流产的主要原因,那么习惯性流产,最主要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习惯性流产的患者中,60%都是由于免疫紊乱所致,其次是子宫解剖异常(占10-15%),内分泌紊乱(占10-15%),遗传因素(占8%),血栓前状态(不到10%)。

  1、免疫紊乱。所谓免疫紊乱,简单来说,就是母亲把胎儿当做异体,进行免疫攻击。免疫性流产包括有同种免疫紊乱和自身免疫异常,前者是由于夫妇的白细胞抗原相容性过高,受孕以后母体不能产生对胚胎有保护性的“封闭抗体”,胚胎受到母体免疫细胞的攻击而停育;后者是由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紊乱,产生各种各样对抗自身组织器官的抗体,这些抗体也可以破坏胚胎组织和营养胚胎的胎盘细胞,导致胚胎死亡。

  2、子宫解剖异常。常见的情况有宫颈机能不全、子宫发育畸形(如子宫纵隔、单角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等)、子宫肌瘤或腺肌瘤、宫腔粘连等。

  3、内分泌紊乱。导致流产的内分泌异常包括妇科内分泌和内科内分泌异常。妇科内分泌异常常见的有黄体功能不全、高催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黄体功能不全的妇女妊娠以后,卵巢不能产生足够的孕激素,不能支持胎盘细胞的正常发育,胚胎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死亡;内科内分泌异常主要是糖尿病妇女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亢和甲低)。

  4、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导致的流产包括夫妇的染色体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基因异常。遗传因素在习惯性流产中虽然仅占8%左右,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因而复发率很高,成功妊娠只有20%左右,且诊断较困难,费用也较高。

  5、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可导致习惯性流产,有些妇女由于存在先天或后天凝血机制的障碍,这使得她们的血液凝固过快,称为血栓前状态。平常情况下虽然没有在血管内凝固形成血栓,但在妊娠以后,这些妇女的胎盘血管就有血栓的形成,堵塞胎盘的血循环,使胚胎缺血而死亡。过去,这一原因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来的研究发现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中,不少是由于血栓前状态所致。

  6、感染因素。虽然习惯性流产患者近五成均有不同程度的生殖道感染,但不能说感染是造成习惯性流产的直接原因,感染有可能造成偶发性流产,但造成习惯性流产的几率并不大。

  · 染色体异常所引起的习惯性流产

  1.胚胎染色体异常若每次流产均由于胚胎染色体异常所致,这提示流产的病因与配子的质量有关。如精于畸形率过高者建议到男科治疗,久治不愈者可行供者人工授精(aid)。如女方为高龄,胚胎染色体异常多为san体,且多次治疗失败可考虑做赠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vf)。

  2.夫妇双方染色体异常 男方染色体异常可做aid,女方染色体异常可赠卵ivf。若夫妇中有一方或双方为染色体为相互易位,可做ivf并进行植入前诊断(pgd)。

  · 宫颈内口松弛所引起的习惯性流产

  宫颈内口松弛即宫颈功能不全,对宫颈功能不全所致的习惯性流产,可采用宫颈环扎术。妊娠14~16周时收入院治疗,术前做b超检查,确定为活胎妊娠及排除先天畸形,此时手术操作较以后方便,可先以孕酮25毫克阴道栓,每日塞阴道2次,或注射黄体酮20毫克,每日2次,2~3天。术前阴道准备很重要,不可忽视灭菌。如有先驱症状应卧床一天后进行手术,术时采用少量静脉麻醉或局部麻醉。

  常用的手术方法

  1.环扎法:此法比较简便,在临床上应用最多。在宫颈与阴道交界处,缝针穿过黏膜面及肌层然后又穿出黏膜,环形绕宫颈缝4-5针,注意避开两侧血管,然后打结,其优点是手术简单,容易拆线。效果略差于shirodkar法。

  2.shirodkar法:手术一般在12周以后进行,12周以前手术容易流产,但时间过晚,宫颈口已经开始扩张,手长效果差,本法是一种环绕宫颈管内口的环扎法。将前后穹窿横向切开一个小口,用缝针在前穹窿切口两侧穿过阴道黏膜下至后穹窿切口两侧穿出、打结,上下共两针,然后缝合切口。

  3.宫颈裂伤处对合缝合+shirodkar法缝合加固:对宫颈陈旧性裂伤达穹窿者,根据裂伤长度用双10号丝线于裂伤处间断对合缝合2-3针,同时行shirodkar法缝合。

  4.lash法:在非孕期,对有反复晚期流产史或妊娠中期曾行环扎手术失败者,可行lash法以纠正宫颈口机能不全。

  虽然具体手术方式有多种,总的原则为在宫颈内口水平环扎子宫颈,使之关闭,以维持妊娠至足月。术后卧床24小时,并给予宫缩抑制剂,如舒喘灵2.4毫克,每日4次,连用3天。也可应用子宫托,阴道放置气囊或单纯卧床休息等方法治疗,但效果不十分肯定。行宫颈环扎术的孕妇,整个孕期均应注意休息,最好避免性生活,因后者有可能增加感染机会,妊娠37周以后拆除缝线,不足37周但有规律宫缩,经用宫缩抑制剂后无效则应及时拆除缝线,以免宫颈裂伤。术后妊娠至足月时,多数可自然分娩,少数以剖宫产分娩为宜。

  · 黄体功能不全所引起的习惯性流产

  对黄体功能不全所引起的习惯性流产的治疗主要包括促进卵泡发育,从而使黄体功能健全及补充孕酮分泌不足两个方面。

  1、孕激素:黄体功能不全者补充孕激素,能使子宫内膜呈正常的分泌期变化。以阴道栓剂给药为佳,因子宫局部药物含量高,而肌注血中药物浓度高,子宫局部低。

  2、氯米芬(克罗米芬,clomifene):卵泡其促卵泡生成素分泌不足,卵泡发育不良,是黄体功能不全的因素之一。克罗米芬与下丘脑雌激素受体结合,降低或消除雌激素负反馈作用,使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加强垂体促卵泡生成素分泌,使卵泡得以正常发育。

  3、绒毛促性腺激素(hcg):绒毛促性腺激素是支持黄体功能的重要因子,外源性绒毛促性腺激素可刺激黄体分泌孕激素,可治疗习惯性流产。绒毛促性腺激素的用量及用法有多种,常用的为排卵期肌肉注射1次,以利排卵及卵泡充分黄素化,然后每2~4天肌注,连用12周。绒毛促性腺激素的治疗时间比较重要,在月经周期中,绒毛促性腺激素给予过早,可导致卵泡闭锁,而不是促进其黄素化。在黄体后期给予,则可降低黄体的孕酮分泌量。由于绒毛促性腺激素的半衰期长,停用绒毛促性腺激素7天后方可做妊娠试验,以免出现假阳性。该疗法也可治疗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

  4、促卵泡生成素(fsh)和尿促性腺激素(hmg)卵泡期给予促卵泡生成素或尿促性腺激素可促进卵泡发育,纠正黄体功能不全。优点为对子宫内膜及宫颈黏液无不良影响,治疗效果较克罗米芬佳,缺点为价格高,应用不方便。方

  5、多力妈:其主要成分为烯丙雌醇,它通过刺激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内源性激素,使胎盘功能正常化,同时增强催产素酶的浓度及活性以达到保胎的目的。国外文献报道其对先兆流产及习惯性流产的总有效率达85%以上,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 高催乳素血症所引起的习惯性流产

  对高催乳素血症者可服用溴隐亭治疗,治疗期间定期测血催乳素水平,并相应调整药物剂量,原则为应用最低有效剂量,连用3~6个月。

  · 多囊卵巢综合征所引起的习惯性流产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可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通过对垂体降调作用,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习惯性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有高雄激素血症者可先给以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达英-35)、二甲双胍治疗3~6个月。文献报道,腹腔镜下卵巢透热疗法亦可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自然流产发生率。

  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

  在习惯性流产中约有50%的查不出原因,对无明确原因的习惯性流产,征得夫妻双方同意,可采用免疫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免疫增强治疗。免疫原主要为丈夫淋巴细胞及第三者淋巴细胞,包括脐带血内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做皮内注射,也可用浓缩白细胞或全血作静脉注射。为防止由注射物引起的抗宿主反应,可将分离的单核细胞先用200拉德×线照射灭活,再做皮内注射。免疫时间可在妊娠前、妊娠后和妊娠前后进行。从免疫反应抗体的产生均需要一定时间以及防止极早期流产的角度考虑,应以妊娠前进行为宜。但文献报道仅做妊娠后免疫的效果并不比妊娠前免疫的效果差,有效率分别为80%~86%。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怀孕之前免疫2~4次,每次间隔两周,妊娠后为了巩固免疫,于妊娠第6周前后再加强免疫1~3次。

  2、被动免疫治疗。免疫球蛋白含有抗胎盘滋养层抗原的独特型抗体及抗独特型抗体,因而有益于自身抗独特型抗体产生不足的反复流产患者。目前使用方法尚不一致,一般在受孕前每月给予500毫克/千克体重,孕5周时治疗一次,剂量为500~600毫克/千克体重,然后每隔2周治疗一次,剂量300~400毫克/千克体重,直到孕22~24周。

  3、免疫抑制剂治疗。类固醇药物通过增加免疫球蛋白分解代谢及减少其生物合成而起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抗精子抗体及抗自身抗体的形成而达到治疗目的,另外尚有抗炎与影响抗原合成的作用,主要用于抗精子抗体、抗磷脂抗体及其他自身抗体阳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习惯性流产患者。用法有:低剂量维持法,泼尼松5毫克,每天1~3次,用3~12个月,受孕率可达21%。大剂量冲击法,甲基氢化可的松98毫克/天,共7天,受孕率可达45%。

  4、其他疗法。抗磷脂抗体阳性的习惯性流产,患者可采用下列方法治疗:

  肝素治疗:肝素能降低母体过强的免疫反应性,吸收和灭活血清中混合淋巴细胞阻断物,并可抑制母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方法为从孕前黄体期或孕后立即开始,500单位皮下注射,每日2次,直至孕36周末。

  当孕妇发现自己患有习惯性流产,是要惊慌,去医院配合医生查到流产的原因,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治疗期间一定要听从医生安排,还有就是患者要放宽心,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相信病情很快就可以得到控制的!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习惯性流产是否对寿命造成影响? 
习惯性流产是否对寿命造成影响呢?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流产三次及三次以上者。近年常用复发性流产取代习惯性流产,改为2次及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我们主要来看该病会造成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