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障碍的治疗

    发布时间:2015-11-18   来源:中华康网   

  确定治疗的靶症状,即对患儿的 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影响最大的症状,通常是抽动症状,而有些患儿治疗的靶症状是共患病的症状,如多动冲动、强迫观念等。济南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赵冬梅

  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并重,注意治疗的个体化。

  一、药物治疗:

  1、首选药物:硫必利、阿立哌唑、可乐定等,从最低剂量开始,逐渐缓慢加量(1-2周增加1次)至目标治疗剂量。

  2、强化治疗:病情基本控制后,继续治疗剂量1-3个月。

  3、维持治疗:病情控制后,维持治疗6-12个月,维持剂量一般为治疗剂量1/2~2/3。

  4、停药:维持治疗阶段后,病情完全控制,逐渐减停药物,减量期至少1~3个月。若症状复发或加重,则恢复用药或加大剂量。

  5、联合用药:单一药物不能控制,或有共患病时,考虑联合用药;难治性抽动障碍需要联合用药。

  二、非药物治疗

  1、心理行为治疗:不过分关注,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行为治疗方法:习惯性逆转训练、暴露与反应预防、放松训练、认知行为治疗、阳性强化、消退练习等。

  2、神经调控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脑电生物反馈和经颅微电流刺激等。

  三、共患病的治疗

  1、共患多动症:可乐定、托莫西汀、或常规量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与小剂量兴奋剂。

  2、共患其他行为障碍:如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自伤行为、品行障碍等,应采取教育训练、心理干预、联合用药等,及时转诊。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什么是抽动症? 
什么是抽动症?我们都曾见过一些孩子反复眨眼睛、耸肩膀或时不时地发出单调而令人不快的声音。也许我们只是认为这是孩子的不良习惯而已。其实不然,这些孩子有可能患有抽...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