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CK)主要分布于胞桨和线粒体。其体内含量依次为骨骼肌、心肌、脑、子宫、膀胱、前列腺、肝,红细胞中无。急性心梗,血清CK活力明显升高,发病4-6h CK升高,12-24h达高峰,升高幅度大,2-4天恢复正常。心肌梗死后CK最大值很少超过7000U/L,如果>7000U/L提示伴有骨骼肌疾病。肌酸激酶(CK)对心肌缺血和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的诊断比其它酶灵敏。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南京分院普外科曹水江
肌酸激酶(CK)参考值:
酶偶联法(37℃):男性38~174U/L,女性26~140U/L.
CK临床意义:
1.CK增高:①AMI:AMI时CK水平在发病3~8h即明显增高,其峰值在10~36h,3~4天恢复正常。②心肌炎和肌肉疾病。③溶栓治疗。④手术:转复心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心导管术以及冠状动脉成形术等均可引起CK增高。
2.CK减低:长期卧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激素治疗等CK均减低。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正常值:0~23U/L
CK-MB临床意义
增高:在急性心肌梗塞2-4小时升高,24小时达到峰值,48小时恢复正常。
CK-MB是诊断及监测AMI病人病情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三、心肌酶肌钙蛋白(Tn)临床应用
肌钙蛋白正常范围:Tn-T:0~0.1μg/L;Tn-I:0~0.6μg/L.
肌钙蛋白检查介绍:肌钙蛋白是由3个亚单位,即肌钙蛋白C、肌钙蛋白I及肌钙蛋白T组成的复合物。
肌钙蛋白临床意义:
增多:一般血中Tn-T在2~4h后增高,Tn-I在4~8h后增高;持续时间长,Tn-T为14d以上,Tn-I为5~8d。测定血中Tn-T或Tn-I是了解心肌有无损伤的一个特异、灵敏的指标。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