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心肌病介入治疗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5-12-23   来源:中华康网   

   

  摘要:近年来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介入治疗也发展较快,包括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及经皮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和带膜支架植入术的广泛应用。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陈维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HOCM是一种具有独特血流动力学及临床症状的特发性心肌病,是年轻人猝死的常见病因之一。未经治疗或仅经药物治疗者,年死亡率达1.7%~4%,约有50%的HOCM病人可能发生猝死,故对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一直为心血管张建卿所关注。

   

  常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有时难以控制症状,而外科手术创伤较大,复发率较高,术后死亡率也相对较高。近年来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HOCM的介入治疗也发展较快,包括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及经皮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和带膜支架植入术的广泛应用。

   

  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方法,是通过穿刺股动脉的方法将球囊导管送至肥厚心肌的供血血管(常为第一间隔支),在供血血管内缓慢注射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导致肥厚心肌部分坏死,肥厚心肌变薄、收缩力减弱,流出道梗阻减轻,达到治疗目的。术后可以使肥厚部分室间隔心肌细胞坏死,减轻左心室流出道的梗阻,达到了较好的疗效,提高了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梗死的部位局限可控,化学消融术作为一项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之有效的新方法而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成为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重要手段。然而,大约有3%-5%的病人在术后半年压力差会重复出现,症状也会加重,如果有症状复发可以做二次消融,在原来靶血管的位置上重新注入无水酒精,也可能选择另一支靶血管加大心肌坏死的面积。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怎样预防心肌病发作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总是会听到关于心肌疾病这个现象的出现,在生活当中有不少的老年朋友们都被心肌疾病所困扰着,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该如何预防心肌疾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