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如何应对宝宝多动行为

    发布时间:2016-01-27   来源:中华康网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但又缺乏基本的早教知识,不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对于宝贝要求过于苛刻,这样很容易导致宝宝心理过度紧张,情感压抑,从而出现多动症状。如果此时,家长认为宝贝是故意不听话,采取暴力管教方式,就会更为加重宝宝的多动症状。那么,要如何应对宝宝多动行为呢?听听专家的建议吧。

  1.鼓励法则

  鼓励一般是以精神或语言的刺激为主,促使宝宝自愿、主动地去尝试或重复那些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比如,他听家长的话去做一件事了,就及时表扬他,增加他这种行为的产生。

  但此法单独使用往往效果不明显,要配合其他办法共同使用,而且要经常使用。

  2.奖励法则

  除了鼓励之外,当宝贝出现了符合规则的好的行为习惯时,也要适当奖励。这样,可以让宝宝产生愉快的心理感受,促进他进一步形成好习惯。

  奖励的方法也可投其所好,多种多样的,比如宝宝喜欢汽车,就告诉他每次做得好,就可以得到1分,做得不好就减去1分,当累计得到5分时,就可以给他买一辆小汽车。随着汽车的增多,宝宝自己也会有成就感,而这些良性的感受会促进宝宝的自控力提高。

  3.塑造法则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锻炼多动症宝宝的专注力。找些他感兴趣的事,如画画,给他规定每天要坚持一定长的时间,时间可从短到长。

  比如,从5分钟开始,根据宝贝的表现慢慢延长,但切记不可操之过急,是慢慢延长。开始由家长陪伴宝宝,待宝贝可以达到了,就让他单独完成。这种方法要配合着鼓励及奖励法一起进行,当宝宝做得好时,就及时鼓励并适时奖励,强化他坚持做事的兴趣和决心。

  4.处罚法则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或消除宝贝的某些不良行为。对宝宝的不良行为的结果或表现,给予不愉快的刺激,让宝宝感知他的这种行为是不被欣赏和认可的,父母不喜欢。

  但在使用处罚法时,家长要注意让宝宝明白你是爱他的,要帮他改正错误,并没有其他恶意。在方法的选择上,也要多动脑筋,不可采取大骂或恐吓等简单粗暴的方式。

  常用的处罚方法推荐

  指出不足给予批评

  家长要直接、清晰地指出宝宝的错误在哪,正确的是什么、他的行为带给别人什么样的感受。家长在说话时,语气要严肃,态度要认真,让宝宝感知到,你真的不喜欢他这样。

  取消计划

  如果宝宝做得不好,经过警告后也不改正,就取消一些他喜欢的计划,比如说礼物或外出旅行等。让他明白,他要为他的行为承担不愉快的后果。

  计时隔离

  让宝宝自己在某个角落或房间单独待一会儿,让他明白,他的行为可能失去大人的喜欢或关注。但注意要掌握好隔离的时间,对于宝宝来说时间不宜过长。

  5.消退法则

  所谓消退法,就是对宝宝的行为不理不睬,不过分关注,让其自然消退,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配合其他方法使用。

  比如,宝宝大发脾气或挤眉弄眼时,如果家长训斥或大骂他,反而会让他愈演愈烈。这时,要对他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只是轻描淡写的引导,这样他的不恰当行为反而会消退。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小儿多动症的危害 
小儿多动症疾病有着怎样的危害呢?很多家长都在关注着这个问题,因为小儿多动症疾病在近年来确实在逐渐提高,我们只有了解了危害性,才能够更好正确的认识这个疾病,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