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儿脑瘫进行检查

    发布时间:2016-03-17   来源:中华康网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对于小儿脑瘫的确诊和检查,临床上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

  1. 危险因素的存在 :在出生前、围产期和患儿出生后存在各种各样的致病因素。如子宫内感染、窒息、缺氧、产伤、难产、脑炎、脑外伤、败血症,中度肺炎等。

  2. 婴幼儿期有早期症状:一般多种症状同时表现,较有价值。

  (1)易激惹、无原因的持续哭闹、哺乳差、或过分安静、哭声弱、吞咽困难、易吐、体重增加不良。

  (2)肌张力低下、自发运动减少、姿势异常。

  (3)哭闹时身体发硬、好打挺、动作僵硬、不协调。

  (4)反应迟钝、不认人、不会对視和追視。

  (5)大运动发育明显落后,不会抬头、翻身、坐、爬、跪、及走,手握拳,不会抓握。

  (6)经常有痉挛发作 :伴有痉挛发作的患儿预后多不良。

  3. 运动发育迟缓、落后 :运动发育落后表现做出粗大运动和精细动作两方面,脑瘫患儿的运动发育不能按早正常的人体发育顺序和规律,如“二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周岁走”,这是大脑皮质功能发育逐渐成熟的表现,而脑瘫患儿则不能按这一规律发育。

  4. 肌张力异常 :不同类型的脑瘫肌张力不同,如迟缓型的患儿肌张力低、痉挛型的患儿肌张力高。可以通过对患儿的肢体被动运动、伸直、旋前、旋后、牵拉试验等来检查肌张力,也可以通过股角、腘角、足背曲角、“围巾征”等来进行判断。

  3. 姿势异常: 由于肌张力异常和原始翻身的存在,脑瘫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异常姿势,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异常姿势。如“麻花样”、“面条样”、“醉汉状”等。

  4. 反射异常: 主要表现在原始反射残存或延缓消失,出现一些病理反射,保护性反射减弱或延缓出现、平衡反射减弱或延缓出现。

  5. 医学影像学检查:对于症状不明显的脑瘫患儿可进行头CT、MRI等辅助检查。

  上述检查能够很好的查出婴幼儿是否患有脑瘫,这一早发现为早治疗、早诊断奠定了基础。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小儿脑瘫的原因 
脑瘫发生原因较复杂,约有80%以上的病儿可追查出较明确的致病原因。但仍有15%~20%发病原因不清楚。直接的原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出生前母亲怀孕早期感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