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应该怎样预防小儿脑瘫

    发布时间:2015-01-20   来源:中华康网   

  据临床分析发现,高龄产妇出生的婴儿患脑瘫的几率会比较高.那么高龄产妇怎么更好预防婴儿脑瘫,让孩子健康成长呢?下面就脑瘫儿教授为大家介绍高龄产妇怎么更好预防婴儿脑瘫:陕西省康复医院康复科李玲

    第一、超声波检查

    一般需要做两次,分别在12周和20周的时候进行.这项检查可用来进一步确定你的怀孕日期及任何发育异常的情况,如腭裂、脏器异常,同时可发现多胞胎,际妇都应做此项检查.

    第二、绒毛及羊水检查

    1、在11周左右,用一根活检针通过宫颈或腹壁进入宫腔到达胎盘位置,取出少许绒毛组织,进行检查.

    2、也可在16周左右,在麻醉的状态下,以针头穿刺的方法,取羊水、收集胚胎脱落细胞,进行检查.

    一旦产下脑瘫患儿,家长也要有信心治疗,脑瘫虽然是难治之病,但只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训练,一般能恢复满意.严重广泛的脑瘫应及时去医院治疗,总会有所改进.因为两岁以内的孩子脑细胞分化尚未完全有很大的可塑性.此时加强运动训练,是预防恶化、恢复功能的有利时机.即使已经发生痉挛,也要坚持在患儿睡眠后为其进行充分活动,以避免发生挛缩畸形.

    因为小儿脑瘫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而是由于大脑受到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症,患儿同时存在运动、语言、智力等多方面的功能性障碍.临床验证,脑瘫患儿要得到更好的康复,必须依靠医生、患儿及家人的多方合作,施以综合性的治疗手段方可.

    目前我们临床上采用的小儿脑瘫治疗手段包括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包括营养脑神经细胞的药物,但只能短期使用作为辅助性治疗,以免造成运动能力低下及药物毒性蓄积等不良反应.

    2、中医手法,采用对不同敏感穴位的刺激、按摩,在降低肌张力,矫正异常姿势,使肌体恢复到正常功能位置取得显着效果.

    3、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治疗、文体治疗、理学疗法(水疗、电疗、光疗)、教育(特殊教育、引导式教育、认知教育)、矫形支具等.其中功能训练十分重要,其方法较多,但总的目标是促进正常反射通路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通路和运动,通过功能训练,建立患儿新的条件反射.

    4、外科手术:只要符合手术指征者,就可以康复训练的间隙(一般安排在患儿2.5岁至6岁期间)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比如高达75%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及以痉挛为主的混合型脑瘫患儿可以进行FSPR术治疗,以降低过高的肌张力、解决肌肉痉挛问题;而矫形治疗多用于经正规康复训练或解痉手术后仍难以矫正畸形者,效果明显直接明显.

    通过采用以上的综合治疗手段可达到促进患儿神经发育,改善神经功能,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激发代偿功能,重建神经通路的目的.在脑瘫长期康复治疗过程中,除了接受医生的科学指导,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进行治疗之外,脑瘫患儿及其家长也必须互相配合,加强沟通,树立信心与恒心.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小儿脑瘫的原因 
脑瘫发生原因较复杂,约有80%以上的病儿可追查出较明确的致病原因。但仍有15%~20%发病原因不清楚。直接的原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出生前母亲怀孕早期感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