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时使用抗生素的误区

    发布时间:2016-02-26   来源:中华康网   

  小儿感冒后家长们要怎样帮助孩子治疗疾病呢,哪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治疗感冒这种疾病呢,很多家长会给孩子使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对孩子的健康也会有危害,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使用抗生素的误区有哪些吧。

  小儿用抗生素需避开五大误区

  误区一:

  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目前,国内抗生素滥用情况比较普遍,不仅普通百姓认为应用抗生素能预防感染,就连一些专业医生也这么认为。在门诊,经常有医生不问青红皂白,就给宝宝开上一堆抗生素;手术后宝宝没有感染迹象,有些医生也会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其实这样做达不到预防的效果,而滥用的后果只能是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感染越来越难以控制。

  误区二:

  一种不管用马上换另一种

  抗生素发挥功效的前提是药物在血液里的浓度,即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水平。因此,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不少见,但指望使用抗生素后马上药到病除也是不切实际的。如果抗生素疗效不明显,先要考虑用药时间是否足够。提早换药不光无助于病情的好转,而且会造成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另外,“一旦见效马上停药”也是不可取的。抗生素有其使用的疗程,如果“见效停药”,不但治不好病,还会因残余的细菌作怪使病情反复。

  误区三:

  几种抗生素一起用

  有的家长认为宝宝生病最好同时多用几种抗生素,这样可以防止细菌漏网。其实,临床上如果没有明确的治疗指征,不宜联合应用抗生素,而且对非专业人士来说,更不能擅自联用。不合理地联用抗生素,不仅不能增加疗效,而且会导致更多的不良反应发生。

  误区四:

  宝宝服药剂量是成人剂量减半

  宝宝用抗生素的剂量不能简单地换算为成人剂量的一半。抗生素的使用必须有个限度和范围,用量过大,副作用也会增大;用量太少,又不能彻底杀死体内细菌,不仅容易复发,而且容易造成耐药。因此,使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剂量准确疗程足够,才能保证抗生素发挥最大的作用。

  误区五:

  感冒发烧要输液治疗

  很多家长希望宝宝感冒发烧后尽快好转,要求医生使用抗生素输液,结果导致耐药性增加。其实,感冒和发烧并不是一回事。感冒可引起发烧,但有发烧未必都是感冒。通常感冒是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于病毒来说根本没有效果。

  抗生素常见的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等可使人产生过敏反应,常见病症有药疹、皮炎及药热等,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毒性反应 包括听觉神经损害、造血系统功能障碍、肾肝损害及胃肠道反应,其性质和程度因药物种类及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二重感染 婴幼儿及老年人、体弱者、腹部手术者及滥用抗生素者较易发生。二重感染一般较难控制,且有很高的危险性。

  耐药性 大多数细菌对抗生素可产生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不合理用药导致的抗生素滥用,致使耐药菌株日益增多,甚至出现超级细菌,影响疾病的治疗。有的患者因无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而产生了严重后果。

  局部刺激 抗生素肌肉注射多数可引起局部疼痛,静脉注射也可能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上面我们讲述的是使用抗生素的误区,希望家长们可以很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只有掌握了使用误区,家长们才能给孩子正确的治疗疾病,才能远离误区,最后祝愿患者们早日康复。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小儿感冒能活多久 
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如果孩子总是感冒不好,家长们往往也担心的寝食不安,还有的家长担心疾病威胁到自己孩子的性命,有很多的人就咨询过小儿感冒活多久这样的问题,在这里...